2019.12.18 玲娜家业同修第Day37/40
️读经典《教条示龙场诸生》5分钟
️早8:00谐韵—能量瑜伽练习(空腹4小时)40分钟
脉轮禅舞---
️(今日幸福实修主题)复习100讲——说话达意的能力如何来
️现场人数:1人
️地点:北京大兴
️总共时长:2.5个小时
下一场:12月19日5:30
觉察/怔悟:
一、#新家风家教#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治家格言》
解读:
争:口角,不能控制语言。讼:上法庭。
居家过日子,为人处世都不要为了一时口舌之快或者一个执念,去多言、好斗、争诉讼。要注意祸从口出,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官司。
从事上讲,争讼是耗精力、财力、时间的事情,如果跟家人、亲人发生争讼,有损天伦,后果更严重。当面临冲突,又或者是在不太合适发言的场合,如果能保持慎言、少言、寡言,那很多时候就能化解摩擦了,那争讼也就可以避免了!
从心上讲,这都是在告诫我们要以和为贵,和是争、讼的反面。言语有时,智者知之。而不管是“戒争讼”,还是“戒多言”,都是修养仁德,存和谐!
二、说话达意的能力如何来
什么叫沟通?架了一个东西可以相互往来,那个叫可以通,是不是?沟通的目的是相互了解,你了解他,他也了解你,就是彼此都要知道对方真正的目的和想法,不是单方向的传达命令下指令,也不是要求对方简单的服从,是对方能够主动自觉的跟你配合,达到共识共通。
( 一) 培养孩子说话达意的能力:
第一:两三岁,四五岁的关键期:语言表达,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二:我们家长比较喜欢用指令性的语言训导话,你听我说,你给我记住,越是这样的孩子越不想表达,因为是我听你的,而不是我想要的,再加上父母批判和责骂,很多孩子更不愿意说话。
第三:表达情绪,允许和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情绪在心理,不会表达,没有被允许表达,越来越退缩。与孩子相处时,不让孩子表达,不许顶嘴,代替孩子表达,孩子渐渐长大,要独自面对外面的世界,表达能力不具备,身心还分离,孩子表达不出来,越来越内向,情绪一来,更不能表达,易抑郁、宅、不愿与人在一起。
( 二) 如何做:
1、让孩子表达,他的情绪会流动。智慧的妈妈不是不让孩子说,而是让孩子足够的说,这样就可以真实的做自己了。
2、父母放下“我是对的”操控,蹲下来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在流动中找到解决的方法。
3、想想我们的初心是“爱”,允许孩子说不,陪伴孩子去经验这样的情绪。
三、觉察日记
事件1:今天从姥姥回家晚,看到天黑黑的,女儿生病没好利索,我就主动要抱她回家,儿子看到了也要背啊抱啊。他那么大一个,抱他背他真的需要很大的力气,而我的背痛也还没好。可是我现在讲什么道理都无济于事,儿子又说我把他当废铁,听到这句比喻我又被刺痛愧疚。我不得不把女儿哄着交给了阿姨,我来背儿子,可是把儿子背到家了,儿子还很愤怒嫉妒妹妹,就想打骂妹妹,这样真的惹怒了我。
事件2:晚上我忙着给妹妹按摩,儿子自己不肯铺被子睡觉,要我帮忙,我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他都快8岁了,理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于是因为我的不帮忙,儿子生气的骂了我傻子,顿时我被激怒,甩手就要打儿子。
情绪:愤怒 愧疚 自责 无力
收到的提示:
1、看到儿子处处都在与妹妹争夺,在他心里爸爸妈妈永远都是偏心妹妹的。正如先生所说,原来爸妈是他一个人的,现在闯进来任何人都是侵占。(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我也认为妈妈的偏心不公平)
2、看到自己陷在了愧疚里,越是愧疚儿子越是感觉给他的爱不够。(同时也让自己越愧疚越无力)
3、在梳理事件2的时候,看到了我的局限认知里太多的“应该”,还有我不接纳自己的傻、笨,不接纳不好的自己。
4、看到自己在身体疲惫的时候,很容易触发情绪,没有耐心去管理情绪,源于内在自己爱不足。
如何做: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用,而我真正用出来的真的太少。让自己慢下来,在事中修,在修中悟,悟后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