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滴滴顺风车事件的风险警示#
8月26日,滴滴宣布自8月27日(今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同时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业界估计,滴滴约5000亿人民币的市值或灰飞烟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滴滴此次走麦城,是忽略了风险管理所导致的。滴滴出现的主要风险是:
战略风险。滴滴从公司目标到业务模式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远景,而且发展迅猛,但正是在发展过程中,显现了其战略管理相关的管理能力不足和战略资源实力不足,从而给带来了巨大的战略风险。其一是支持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战略分析、选择、实施、控制、评价)有效和高水平实施的管理能力不足,没有针对顺风车司机注册入围可能使这个群体良莠不齐的情况,研究控制办法;二是针对外部或内部变化的应变能力不足。在郑州事件出现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应该针对已经出现的事件或强烈的舆论反应,改造内部管理机制,调整业务结构,以应对外部环境。同时,企业在紧盯经济目标而忽略针对业务模式的内部控制,也表现了企业的资源水平的不足。
[image:A322F635-4F33-4AE9-ADCB-83C8623D09D5-535-0000007C965C2059/IMG_1053.JPG]
运营风险。按照运营风险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运营中,至少要收集与本企业、本行业相关的以下信息:
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
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致使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
[image:EE84D052-246C-4DA8-93C8-67EDEFDBBFDB-535-0000007CF7C6A0E2/IMG_1054.JPG]
滴滴公司顺风车采用的注册制,未对入职人员进行实质审查。滴滴司机又是顺风车业务的核心要素,注册即入的制度必然带来核心要素的人员良莠不齐,而滴滴又是面向公众提供、且空间相对封闭的服务,极易发生安全风险。在滴滴在因司机道德失范频频引发公众诟病及舆论指责时,又没有及时对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从而使风险叠加积累,形成今天的危机。
法律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性是引发法律风险的重要因素。滴滴模式下,因为无法对注册的司机进行审查,因而,入职员工的道德水平无法判断,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性是不确定的,存在重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可行的控制制度和方法,风险就无法避免。
[image:CC4C989D-65AE-4299-B2BC-573FAEE9C23C-535-0000007B8509378A/IMG_1042.JPG]
庞小华
201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