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下班回家,PGX拿回他的语文试卷,考了94分,A。
按照平时的习惯,我看了看错误的地方(没有仔细看),心中大概了解了他错的原因是不懂,还是粗心,没有批评他。心里还是比较平静,毕竟,我很少因为考试分数去打去骂,我认为,如果是不懂的错误,那知道自己哪里不懂,差缺补漏;如果是懂,却因为粗心大意做错,那就需要批评,懂了却做错是非常不应该,说明做题不认真,不专注。
后来,打开手机看到LYC妈妈发来微信,问PGX的成绩。她说LYCLYT都考了96分,拍了试卷过来给我看,她说她非常失望、难过,并分析原因是因为考试前一天晚上处理李彦彤和班上孩子的矛盾问题导致这一次考前没有为孩子班认真复习,没有提醒考试注意事项,所以导致“考砸”。这个“考砸”对我来说,是优秀,A+。
昨天跟LYC妈妈聊,她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提出接近完美的要求,她不允许他们出一点差错,而且因为这一次的考试,她反复进行反思和自责。
我和她聊了之后,发现有几点:1.妈妈负责语文辅导,奶奶负责数学辅导,表面上是分工教育,实际上私下暗自卯劲,是双方实力、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的较量。2.妈妈拿自己和身边的人做对比,她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好的人生,但是目前的年龄、环境却无法改变,这种希望会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代替代表自己取得更好的成功;3.妈妈其实一直很不自信,对于现状也不太满足,大专升本的教育经历让她觉得学习一定要拼进全力,哪怕是一点点疏忽,放松都是不允许的。
对还是错?其实我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1.我自己曾经有过厌学的经历,再说对比现在整个大环境家长们的焦虑心理,在我看来,其实孩子们的学习现状压力已经不小,所以我潜意识是不会给他们增加太多的压力,我希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获得好成绩的成就感,这两点去让他喜欢学习。2.学习的快乐其实很难实现,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刻苦的事情,怎么能够真的很轻松快乐呢?学习的成就感需要通过成绩来获得,其他孩子都在拼命练习、加强,如果保持轻松的状态,你考不赢别人,又如何能获得成就感呢?
虽然我一直认为,大人不应该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替代你去完成;我也认为,大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这才是正道;另外,我不希望孩子认为,学习成绩就是一切,有的人确实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有的人的特长却不在读书这件事上面,所以,拿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是不对的。
我希望孩子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努力刻苦学习,做事专心严谨,认真学习让自己更加优秀,长大以后有了更多选择人生的机会,同时,我希望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坚忍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同时可以偶尔停下来,欣赏人生路上的美丽风景,感受身边的爱并奉献他的爱,而不是一路奔跑不停歇。
嗯!感谢日记,让我更加清晰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