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致而微处讲好故事
因为我是记者,做过人物专访和调研报道,所以对这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深有感触。这种用对立元素的交替使用来做采访报道是每个记者在潜移默化中都会运用的技巧,但是很多人像我一样只是凭语感自由发挥,没有主动意识或总结,让这种运动模式发挥到它的最佳效果,从而往往着力挖掘综合性的、抽象性的、宏观的信息而忽略具体的、详细的、微观的信息。
比如有一次我采访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采访后整理材料,除了总结他的辉煌经历及对中国外事宣传的里程碑作用外,还想提炼他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情感和梦想。然而采访中虽有他对学校、对同学的回忆和深情,有对家人的牵挂,但是没有一条线能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撑起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于是,我只好回头漫天撒网,上网查资料,翻阅相关书籍,终于看见一篇13年的有关他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8级校友毕业50周年返校纪念大会的新闻,他作为代表发言的第一句就是:“大家好,我是58级赵启正……”,一看到这句话,我立即灵感乍现,“我是58级赵启正”不就是这条线把他作为普通大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串起来了吗?最后这部分就以此为小标题,开头直接交代这个演讲,自然就回溯他的大学生活及其情感和梦想。这个例子就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要得到这些难以到手的材料,才能把故事报道完成时,我们才会下定决心去寻找那些信息,让故事的内部产生动感。”的生动注解。
从近到远,从显性到隐性
文中所举的例文先后介绍了三个非常普遍的抽象概念:性别、种族和侮辱,每个概念后又分别用生动形象紧凑集中的例子实证。于是文章这样表述读者和作者的交锋:“开始的时候,读者离观点的距离很远,是在远处观望,然后突然被带到了很近的地方,开始了近距离地观察。然后,记者又让他们后退回去,去观望另一个观点,接着再把他们拉到近处。”这就是概念和实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当然也运用了概括总体清况,解释具体原因,引用实例和当事人的直接引语等多种因素。
这些也是一个报道的必备因素,新闻记者不可能不用。连以干瘪著称的新闻联播里也在运用,如最简单的,一开始提纲挈领说某某主持召开什么会议,会议一致认为什么什么(概括总体清况)。然后就是具体的,他指出,他强调,他认为……(当事人的直接引语)
但我今天想跟大家强调的是另一个层面的技巧——这三个概念,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呈现。这正好跟上文读者观感的顺序相反,就是我标题所说的:从近到远,从显性到隐性。
大家看,伐木工人里的这三种现象: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侮辱新人,作者安排是有其匠心和层次的。性别歧视是最显而易见,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而且无论地域,特别是在伐木这个靠力气的行业,大家都深有体会,我就不多说了。在美国,种族歧视与侮辱新人相比,更有社会性和新闻性,也更明显,所以放在中间。侮辱新人这个问题由于不像前两个问题那样完全是客观因素,外力无法改变,也没有照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个人主观上可以改变,相比而言还是比较隐蔽的,所以放在最后也非常合理。
这篇文章是关于新闻采写的,但是把这种技巧运用在文学写作中,也很必要。当你要写几个看似并列的观点时,不能随意排序,而是要把握内在逻辑关系,尊从从近到远、从显性到隐性的原则,从读者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出发,让故事更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