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沉默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今天你沉默了吗?若是,是不敢张口还是甘于隐藏思想,是对周围的不屑还是无声地控诉?若不是,是为了锻炼口才,还是表达思想,是想与这周遭大声地争论还是迫于无奈的进到话语圈。话语可以交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需要自明。



  初识王小波老师是无意中看过的几篇书评,只知道外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当时年纪尚小,涉世未深,而当我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是我重新认识他的开始。

 想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大概来自晚间与室友的闲聊。室友无心的一句“王小波不是支持同性恋吗?”使我颇为不解,却无奈了之。想着大学里枯燥的课堂,老师们却一味的调动我们这些孩子的积极性,想象着我们会像小孩子那般争前恐后地回答问题,事实证明,我们这些孩子还是成熟了些,于是老师巧妙地把上课回答问题变为了加分制,这下课堂的景象可奇妙了不少。放下手机为了听知识?不不。我们在找可以让我们站起来争取话语权的契机。性格内向怎么办?好说,大不了没有那几分,可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渐渐的课堂上形成了一个上课为了分数回答老师问题的话语圈。而那些沉默的学生,多半是害怕站起,不屑与之争论的大有人在,而那些有思想却不说出的大沉默家可谓是凤毛麟角。而在圈子里的大多数有了分数的满足感,和对那些沉默的学生悄然地优越感,“嘿,胆小鬼,哦不,没有思想的家伙!”看,想要沉默要顶住多少压力,而那些甘于沉默的人才是智者所在。回到最初,当同性恋进入我们视线的时候我们为何最初诧异?难道他们之前不存在?何为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而恰恰是因为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不存在或是很遥远。当他们突然发声引起轩然大波也就不足为奇。那就要引出下一个问题了,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们所知道的呢?又怎么让人认为我们的王小波先生是支持他们的呢?



  古时有个皇上,对传好消息的信使大加奖励,而那些穿坏消息的信使就被扔去喂老虎。这就是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我们都乐于听好消息,而皇上却单纯的认为把传达坏消息的信使杀掉就完全可以解决坏的问题。先别急着嘲笑,扮演这种角色的人可大有人在哦!当今时代的学者就扮演者信使的角色,他们研究发现了问题就传达给大众,听起来很简单嘛,但是社会中的“皇上”可大有人在。就像当初马寅初指出了新人口论,说出了人口众多的事实,立马就被千夫所指,好吧,传递出了事实一旦不和我们人们群众的胃口就立马被千夫所指。而我们的王小波先生正是与妻子研究社会学时发现同性恋者所在,觉着应该让大众知道这样的存在,就刊登在了社会学专业刊物上,结果不但使小波兄处于风口浪尖,那个刊物都被波及。我们只是道出了一个事实,却无奈地被攻击至此。而我们的大众还在抱怨着学者圆滑,说的消息不真实,他们要真相。我们的学者战战兢兢的游走在这边缘上,为求自保,信息若不稍加整理,一不小心,就被口水淹死了。

    没办法呢,这就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呢,要是质朴的人能把自己不理解的事情看作与自己无关就好了,但是我们偏不,当聪明人和傻子起了冲突,我们都去说傻子是对的并且乐此不疲 ,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



   这就是我室友一句话所引起的我的思考。但是我没有说,我选择了沉默,并且甘于沉默。王小波老师沉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信不过话语圈。那么我沉默的理由也很简单,我不愿意在我话语圈之外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比起听那些思想家高谈阔论来把他们的思想灌输在我脑子里面以求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进而拉开与俗人的距离的学习方式。我更喜欢自学去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可与另一种思想碰撞或者干脆不知所云。宁愿甘于沉默也不想加入别人大多为之奋斗而又不属于自己的话语圈。甘于沉默,给思考留下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他们 1夏秋纪念日:指7月15日,他们合唱《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的视频传至优酷上的时间,代表他们两个成名的起...
    十年易7阅读 444评论 0 0
  • 都是一種考驗 不能辜負 還能不能做得更好?
    平心看世界阅读 245评论 0 0
  • 今天看的电影叫做《谁的青春不迷茫》,豆瓣评分6.5。 对,你没想错,就是那个刘同写的书改编过来的电影。 电影主要讲...
    发哥带你飞阅读 1,050评论 0 0
  • 冬天来了,这几天有点冷了。冬天肯定要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取暖的问题,每一年学校的取暖方式是发煤球,每一位老师是200...
    真真卒迹阅读 741评论 0 1
  • 如果明天是死亡 那我希望 今天会有你最后的陪伴 如果明天是死亡 那我是否能够再多看你一眼 看一辈子也不足够 如果明...
    幸运暖茶阅读 371评论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