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茯苓

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水肿尿少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常与附子、生姜等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常与滑石、阿胶、泽泻等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用法用量:煎服,10-15g。化学成分 :本品含B - 茯苓聚糖,占干重约93%,另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麦角醇等。

茯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附子 附子:补气追元,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 《伤寒蕴要》谓:“附子,乃阴...
    凌风暮雪阅读 1,783评论 1 6
  • 《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子。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
    SheenaYA阅读 1,098评论 0 12
  • 茯苓,是一味著名的传统习用药材,本经列为上品,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在松树的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
    东润聊健康阅读 1,075评论 3 9
  • 【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菌桂的细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
    爱诗的小乔阅读 1,430评论 1 5
  • 文章来源/《张志远学术经验辑要》 导读: 中药种类品种繁多,与其求广度不如求深度,把每味药发挥到极致。 重剂黄芪起...
    逍遥an阅读 6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