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将是我二十年来第一个离家在外的中秋节。
在我过去的一年大一时光中,收获了一沓厚厚的出行票据,但当中又没有几张是回家的。
这让我时常会觉得自己非常冷漠,远在他乡,却很少想家。
记得报志愿的时候,我更多的担心在于气候是否适应,饮食起居能否习惯,院系水平如何,但唯独没有考虑的是,我是否应该选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城市读书,每逢节假日还能回家看看。
如今说起来其实是有些惭愧的。生活越来越忙,离家的路越走越远,怀揣梦想,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回望着的故乡,能真正为之打量的日子少得可怜。
我并不是想去到哪里,只是想出去看看,渴望自由,渴望探索,渴望独立,渴望拥有那些仅凭一己之力取得的成就。
事实证明,至少到现在为止,我应当感激经历过并拥有着的一切。
大一上学期,我做过一期电台节目,主题叫“我在这里,挺好的。”
当时我找了一位在这边打工的河南小哥做采访。
他很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也很瘦,厚重的棉衣穿在身上空荡荡的。他有一个揣在贴身棉衣内置口袋中的钱夹,是那种取出来轻抖几下似乎都会有腐蚀的皮渣掉落的钱夹,但上面却有一张被胶带过着紧密的照片。
“为什么你这么年轻却会像老人一样,以这样笨拙的方式来保存这张照片呢?”我十分好奇。
那不是一张多特别的照片,仅仅是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和父母还有姐姐站在家门前拍的一张全家福。
“我从家里出来得早,没多少和他们的照片。这是我们唯一一张全家福,尽管我出来这么些年,可家乡和家人在我印象里一直都是这副模样。”我直到现在都还记着当我问起他是否想家时,他不敢抬眼看我,闷闷讲出的“想,但回不去了。”的样子。
“我很想家,但回不去了。”
放在几年前,我可能完全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总觉得是一种无病呻吟的造作。
但慢慢地,慢慢地,当我眼看家乡与我渐行渐远,当我深知自己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时,我才知道,家乡她注定是留不住我的。
我身边有个特别恋家同学,她什么时候都在想家。一有空就买票回家,看得出来,在家中父母身边她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但这样的做法却让我觉得有失成熟。家在她的心中,真的就只是那三室两厅的房子,只是那一种其乐融融的温馨环境。
过去一年里,我一个人吃了无数顿火锅,一个人看了无数场电影,在周边城市的街巷里穿梭来回,攀上过4000多米的雪峰,也在点满酥油灯的寺庙里祈福祝愿。北京,甘肃,福建,成都……我端着相机试图留下所有经历,走过越来越多的地方,不得不说,这一年里的脱胎换骨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此我对家也便有了新的理解:所谓家乡,不仅是一块特定的区域,而是一种无比自然的心境,当这样的感受一旦来临,你也便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说起漂泊,自古以往都带有悲凉的气息。但无论如何,目前的我都只是在漂泊。
口袋空空如也,徒有一腔对未来的无比虔诚,似乎一切都在下赌注,生活没有定数。但也正是这种远远看不到边的未来,让我愿意倾尽全力。
或许,年轻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还有他们的远大前程。
我知道,这两天开始朋友圈就会被陆陆续续的定位、图片刷屏。当中有我心心念念的羊杂割,会有挂满国旗人头攒动的柳巷,也有一轮又圆又亮象征着团圆的月亮。
或许那一刻,我再说不想家那便是假的了。
我似乎渐渐懂了,为什么古人总爱在佳节团圆时刻吟几句思乡诗了,家乡它不是别的,它就像史铁生说过的那样:“要是有些事情我没说,不代表我忘记了。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情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但在我选择的另一边,也同样会有无尽未知的东西等着我。它们或好或坏,都不再是我恋家的借口。
我也时常会想起我的家人,我熟悉的太原城。
但家就是家,它像一面浅浅的望得到底儿的水池,但我一旦落入,便再也没有自救的可能。
无论你是哪里人,只要你心存不甘便会向往更大更好的生活。这与你在北京、上海,还是在边远乡村没有任何关系。
无论你的家乡,它贫瘠或富饶,广袤或局促,它终将会是一块被我们慢慢抛在身后的土地。
可能这种无可奈何的绝望就叫宿命吧。
无论你是谁,也无论你在哪里,离家,终将成为你一成不变的宿命。
但同时也希望你可以随时远走,也可以随时回家。
结: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的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到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