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读书,就在健身”。
这条标语贴在进入健身房的楼梯转角处,上到一楼半,抬眼就能看到,再配上两幅型男俊女好身板,很有视觉冲击力,也引人向上:好像你不是简单的迈腿进入这间健身房,而是径直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开始把健身与读书并列在一起,都作为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典型表现。读书这话题太大,我们上了十几年的学,读了十几年的书,但大多数人在面对 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样的题目,可能就话短了。 但比起读书,我们每个人在参入健身这件事情的门槛就低得多了,而且比起一颗学富五车的脑袋,一副好身板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我们羡慕别人那颗博学的脑袋,但我们会归因到自己的天赋,智力,出身等等这些我们不能决定的先天因素。我们羡慕别人的好身材,且获得好身材的举措如跑步,举铁些些小事都在我们能力之列,但我们就是做不到,这个失败可能就归结为自己的勤奋,毅力不够了 ------- 其实真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1.专注于一项一项的练习。人的身体有很多块骨头、肌肉、脂肪,它们构建了你的血肉之躯。与跑步,游泳这些全身肌肉锻炼不同,健身房里大部分器械只用来帮助你锻炼某一块,或者一部分肌肉。我们羡慕的有型有款的好身板在健身房里才能实现。通过持续的,高频次,多角度的对某一块肌肉进行摧残,给它施加最大的压力,迫使它再次生长,这样才能有效果。也正因为焦点集中,锻练的效果才会明显,而明显的效果反馈又会提供继续坚持下去地动力。
2.不断增加强度。人的身体是诚实的,第一次举起10公斤,身体会觉得很累,它觉得累了,就会发展出更大的力量再下一次去对抗。如果一个月后,你还是举起10公斤,你的身体已经习惯了这个重量,你就不会觉得累了,同时,也意味着这个训练强度已经不再能够提高你的能力,你也就不会进步了。 不只是限于身体,人在舒适区里,是不会进步的。
结语关键词:刻意重复练习; 离开舒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