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解语花”源自什么典故?

解语花

会说话的花。比喻美女,指美人聪慧可人。

解语花

【词语出处】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於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唐明皇说杨贵妃为“解语花”,指会说话的花。比喻美女,喻指美人聪慧可人。

【其他示例】

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眼儿前不甫能栽起合欢树,恨不得手掌里奇擎着解语花。”

明·唐寅《花月吟效连珠体》之九:“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清·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诗:“一个娇娃解语花,绮窗亲课秋宵读。”

【成语故事】

五代时期文官王仁裕著有《开元天宝遗事》一书,其体裁为笔记小说。

其中《天宝下·解语花》一节原文如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怎)如我解语花!”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不幸病死。玄宗为此悲痛欲绝,常常茶饭不思,闷闷不乐。

驸马杨洄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劝皇上驾幸温泉宫。一路上,杨洄与圣驾同行,极尽奉承之能事,还为玄宗推荐了一个绝代佳人。玄宗很高兴,就派高力士奉旨前往召见。

原来这个佳人不是别人,正是武惠妃之子——寿王瑁的妃子杨玉环。高力士到了寿王的府邸,宣旨召杨玉环入宫,寿王无力违抗,只得送杨氏进宫。

杨玉环来到宫中,玄宗一看,这位绝代佳人果真是冰肌玉骨,有倾国倾城之貌,不禁龙颜大悦,立即命人设宴款待。席间,玄宗得知杨玉环擅长音乐,就命她吹笛。杨玉环吹得娓娓动听,玄宗连连拍手叫好,亲自斟酒三杯,以示赏赐。

杨氏喝过酒之后,脸上红晕渐起,更加显得楚楚动人。玄宗看得眼睛也直了,顾不上翁媳的名份,当天夜里便谱成了鱼水之欢的艳曲。

玄宗不久便立杨氏为贵妃,凡是贵妃想要的,玄宗都会为她弄来,以博取她的欢心,甚至命人从遥远的岭南用驿马把贵妃喜欢吃的荔枝送来,一路上不知要累死多少快马。杜牧有诗为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日子久了,玄宗迷恋贵妃,日夜欢娱,疏于朝政,善恶不分,那些正直的大臣都焦急万分。

一天,宫中的太液池开了无数雪白的莲花,玄宗和皇亲国戚们一起设宴赏花。席间,大家对这些莲花赞不绝口。

玄宗指着杨贵妃对大家说:“这莲花再美,也比不上我这会说话的名花!”

玄宗把杨贵妃比作会说话的名花,比雪白的莲花更胜一筹,足见他对杨贵妃的宠爱。

后来,“解语花”(也作“解语之花”)就作为一个成语,成为对容貌美丽的女子的赞誉之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银灯鸳帏 她,美得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为之惋惜,为之悲痛。 她的美成全了自己,也埋葬了自己,她就是中国历史...
    银灯鸳帏阅读 2,108评论 0 3
  •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采用李隆基的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
    睡帝失传阅读 7,481评论 30 17
  • 火车里的人好像总是自来熟一样,我半路上车,以为我周围的那一堆人是一道来的,结果他们都只是单人去往不同的目的地。 邻...
    未轻年少阅读 197评论 0 0
  • 圣门弟子素海尔·阿姆鲁有次和家人出门时遭遇了抢劫,身上所有的财务食物被抢劫一空,当强盗们坐在地上享用着抢来的食物时...
    呼德阅读 577评论 0 1
  • 在时间的长河里游走 孤独的像个鬼 可是时间真好看 梦幻的紫 沉醉中晕眩 醒来 一场梦 终落 散
    栗子栗儿阅读 2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