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对于我来说,周六的下午是一周中最放松的的时候,基本就是睡觉到三四点,然后健身锻炼,出一身汗,洗个澡,在躺在床上看看电影。现在加入了成长群,周六多了一项任务,写一周一篇千字文,也不错,躺在床上,回顾一下这一周来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反省反省过去的一周有没有虚度?给自己定下的任务都完成了吗?
下面就这一周的工作学习情况作个总结
一、教学工作方面
这周只上了两天课,周一和周三,其它三天都在监考,周二给高三监考二模,周四周五监考高一期中考试。上课完成了文言文单元《师说》的教学,这篇文章我只上了三节课。没有细讲文言字词,重点分析了文章内容,文章的论证方法。虽然文章已经是教过五六遍了,但我届再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发现了,可以深入挖掘的教学点。
第一,和以往教这篇文章不同,我没有说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分析每一段论证的核心。因为这篇文章题材的特殊性,既是一篇赠序,又带有时评的性质,韩愈在写文时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批判了当时不良的社会现象,写得其实比较随意,没有围绕一点来论证,并不是一篇现代意义上的典范的议论文。经过深入的思考,这次教学我修正了我以往教学中的失误,换了个方式来上,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
第二,我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二段,韩愈两次强调师道不流传已经很久了,再强调之前都有感叹词,一个“嗟乎”一个“呜呼”,说明韩愈在写这个现象时的感情是很强烈的。对当时社会不尊师重道的行为痛恨至极,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韩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在第二段列举了三组对比来说明社会上确实存在“师道不复”的现象后,还加上一句话,“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在第二段已经很完整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加上这句话,这句话是不是多余的,如果不是,理由是什么?”这是我对学生发出的疑问,是我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次,却被我发现了,一提出这个问题,学生马上就陷入了沉思。我再次点拨,同样是不从师学习,为什么韩愈不批评愚人和童子的父母,而要重点批评士大夫呢?
在我的点拨之下有学生能想到了,因为士大夫是社会的管理阶层,统治阶层,他们不学习怎么能把国家治理好呢?其实,这还是从侧面反应出韩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联系韩愈的人生遭遇,中年时期的韩愈,几次遭到贬谪,恐怕都跟韩愈敢于说真话,敢于站起来批判社会的不良想象有关吧。这样一个勇于说真话,有担当、有责任感,爱国的韩愈形象就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了。
这是我再次教学《师说》一个很大的收获。不是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作者形象。
还有我在上荀子的《劝学》时,发现这篇文章的一个缺陷,最后一段讲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只有比喻和对比的论证,却没有总结性的话,于是我让学生来写总结性的话,可以模仿第二和第三段来写。其实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我之前的教学以看教案为主,缺少了自己独立研读课文的主动性,其实经典的文章,是一个挖掘不尽的宝藏。我想以后我会花更多时间来自己解读文章,而不是看优秀教案上千篇一律的教学思路。
准备下周的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初步完成,但不满意,这两天还得继续完善导学案,想好具体上课的流程。
二、网师学习方面
完成了第五次深度语文《红楼梦》课程的作业,并参与了这周的讨论。解读第19-21回,我写的是袭人与宝玉的关系,写得不够深入,作业只得了及格。杜威课程没有交作业,也没有参与讨论。总感觉经历不够一星期同时参与两门课的讨论,而且这两门课的讨论时间经常是重叠的,我只好选择自己相对更熟悉的《红楼梦》讨论。电影课程作业还没有完成,学生的优秀影评还没有选出来。总之这一周网师学习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三、其他方面
一周运动六天,休息一天,做到了,感觉自己的运动方面还是很有进步的。能坚持跑六公里了。
抄诗,每天坚持,最近开始抄琪琪推荐的英文童诗。认识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诗人。
督促孩子学习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三国演义》坚持每天读十分钟,做到了。读书每日一小时也做到了。这周萧没有读《猫武士》,读了漫画世界系列,荷兰、美国、日本读完。英语每日听半小时绘本故事,没有坚持好,有两天没听,练字基本停下来了。
201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