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量身定制重疾险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人身保险的种类《你买对保险了吗?》,今天聊一聊当你选定某一种类的保险后,如何根据自身或家庭情况做进一步规划,简单说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要买多少保险额度?要保多长时间?要花多少钱在保险上?
我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给我推荐个保险吧”。这个问题对于保险规划师来说比较难回答。同样是买东西,好比你对房产经纪人说:“给我推荐一个房源”。好的房产经纪人不是直接推荐某个房源,而是先问一系列问题:你买房是要做什么用?投资还是自住?未来有哪些打算?有什么特殊要求?全款还是贷款?首付有多少钱等等。目的是为了保障推荐的房源是最适合客户需要的,毕竟钱不少花,买了不合适的房子岂不是很郁闷。
越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越不会轻易给你答案。
买保险其实也是如此,每年钱也不少花,而且一般要交10年或20年(甚至更长),草率不得。大家普遍认为,买保险就是买某个最好的保险产品这么简单,所以经常会说“给我推荐一个保险”。其实不然,设想真的有某个保险产品是公认最好的,那其他产品和保险公司早就灭绝了。实际上,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怎么才能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呢?你需要知道一个重要的保险知识——保险形态。
没有最好的保险,只有最适合你的保险,最适合就是最好的。
我们以重大疾病保险为例,透过现象(花里胡哨的保险名称)看保险的本质(保险形态),帮你拨开云雾,进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的本质只有三种形态:终身型,定期型,两全型
提纲
1 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
2 定期型重大疾病保险
3 两全型重大疾病保险
4 最适合才是最好的
5 更多你不知道的设计思路
1 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
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顾名思义,它的保障期是人的整个生命长度,不论何时发生重疾风险,都可以得到一笔钱看病贴补家用。如果一生都没有得重大疾病,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笔保险金会作为个人遗产留给自己指定的受益人(父母,子女,或者配偶)。
了解了终身型重疾险的功能,还要了解它的价格。有一点希望大家清楚,同一种形态的重疾险(如果没有额外功能:例如分红、轻症豁免保费、多次理赔、保险金翻倍),保险费都是差不多的,决定保费的是对应风险发生的概率。前面括号里提到的额外保障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增加,这些属于锦上添花的配置,基本的重疾保障才是关键。我们以终身形态重疾险的基本功能为例,如上图所示,如果是50万保险额度(保险额度可以任意设置,不一定非是10的整数倍),20年交费,对30岁的男性来讲,每年大概15000;同样你也可以选择30年交费,每年大概会便宜四分之一的保费,每年大概11000。当然你也可以缩短交费期,相应的每期(年)保费会增加,但总缴费额会减少。生活中最相似的例子就是还房贷的期限选择,你是希望尽快还完,还是希望把还款期拉到最长,还是不长不短。保费和保险额度是等比例变换的,可以自己换算不同额度的保险该交多少钱。例如30万保额的终身型重疾险,额度变成了原保额(50万)的五分之三,那保费也同样变成了原保费的五分之三。
记住这个大概的保费情况,我们要对比其他保险形态了。
2 定期型重大疾病保险
定期型保险是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跟保险公司约定一个保障期限,而非终身。可以是5年,10年,20年,30年,40年,或者是保障到某一个指定的年龄,例如55岁,60岁,65岁,70岁等等。当到了约定的保障期限,保险责任就结束了,而且没有任何保险金返还。
定期型重疾险的价格是多少呢,我们以上图中的50万保险额度(具体额度可以任意选择)为例,从30岁保障到60岁,30岁的男性,一年的保费是大概5000,不到终身保险(30年交)的一半,是终身保险(20年交)的三分之一。保费少,保障额度高是定期型保险的最大优势,经常也被大家叫做消费型保险,到期没出事就消费掉了。保障期越长保费相应也会越高,越短的话会相应减少。如果只是5年期的保险,保费只要1000多。
消费掉的保险,有用吗?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客户,他的收入很高,一年将近100万的收入,我们在梳理保障思路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担心老了以后生病,按照这样的收入持续下去,老了以后一定不缺钱花。唯一担心的就是最近20年,一旦生病,那将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因此他希望花最少的钱,保障自己最关键的20年就可以了,也不需要有任何返还。
另外,针对保费预算不是很高的人,强烈推荐定期型保险,优先保障自己的重大责任期。人的一生中最最需要保险的时候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房贷的中年期,人在这段时间为什么会倍感压力,就是因为这一期间发生风险比其他人生阶段发生风险给家里带来的影响更大。如果预算不足,少花点钱,先把这段时间保起来。未来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变化对保障做调整,这就好比没钱的时候先租房住,有钱了再买一个。
3 两全型重大疾病保险
两全型保险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定期+返还”的保险,首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跟保险公司约定一个保障期,例如到60岁,70岁,80岁,甚至90岁。然后在保险期结束的时候,如果之前没有发生过重大疾病,可以把保险金以现金形式从保险公司领取出来。与终身型保险相比,不用等到生命的尽头就可以保险金领取出来。出事了有钱看病,没事到期可以领钱,有没有事都有钱拿,所以叫两全。
同样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单身客户希望拥有一份保障的同时,等到年纪大了把钱拿出来,有病看病没病养老,可以自由支配,也没考虑要留给后人。我们初步讨论之后,他很希望在60岁的时候如果没生病就把保险金全都取出来自己支配。当然作为一名专业的规划师,我会进一步分析她的需要,更好地帮她规划。保障到60岁有点微乐观了,60-70岁是发病概率比较高的年龄段,除非是保费预算非常有限,起码还是建议保到70岁。最后综合考虑保障长度和保险金的领取,我们达成一致的方案如下图所示,保障呈阶梯式分三个阶段,分别是:60岁之前拥有50万的保障额度;60岁时如果没有发生重疾风险,可以先领回20万现金;剩下30万保障延续到70岁,不会让保障一下就都断掉;到了70岁没事再领回20万;余下10万延续到80岁,没事的话再取回10万。形成了一个阶梯式的保障方案。
两全型保险的价格是多少呢,还是以上图50万为例,30岁男性,20年交费,每年的保费大概是16000。跟终身型的保险保费差不多,略贵一点。
4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市面上的重疾保险产品成百上千,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但其本质都会归属为上述的三种保险形态:
1. 终身型(50万额度,20年交15000/年,30年交11000/年)
2. 定期型(50万额度,保障多久交多久,2000~5000/年)
3. 两全型(50万额度,20年交16000/年)
以上三种形态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主要看它们的功能是否适合你的需求,认真分析清楚才不会花冤枉钱。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人对定期型保险不买账,看完以上分析,说不定它最适合你的需要。
5 还不止如此
在规划保险的时候,并不是说你只能选择以上三种保险形态中的一种,而是可以用它们三个搭配出更多适合自己的方案,就像用很多基础形状的积木模块去搭建自己想要的城堡一样。
保险是可以量身定制的。
在介绍两全型保险时我分享了一种阶梯式的保障规划,我们还可以跨形态组合。举个例子:我的一个白领客户向我介绍了他自己的一些担忧,如果遇上重大疾病,他担心两件事:一是医疗费用,去掉社保的额度,还至少需要准备30万;二是一旦生大病,每年20万的收入可能就泡汤了,两年不工作,40万就没了,而这笔钱对家里的生活和房贷很重要。同时他也表明自己的保费预算并不是很高,但对保障的需求很高。
结合他的需要,我们确定了针对不同人生阶段的变保额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从本质讲这是一个终身型保险和定期型保险的组合。分析思路是这样的,用来治病的30万是无论什么年龄生病都无法避免的,因此把这部分保障做成终身型。而另外40万因病造成的收入损失,是只有在工作期间生病才会产生,因此我们把这部分设计成了定期型保险,保障到60岁退休。退休后也不存在收入损失这个问题了。60岁之前有70万的保障额度同时保障医疗和弥补收入损失,退休以后保障额度变成30万专注医疗。这样既满足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保障的需要,同时因为引入了定期保险降低了保费。终身部分建议选择30年交费,比起20年交费每年交费更少,30万额度,保费大概是6500/年;40万额度的定期险部分,每年保费大概是4000,总计10500/年,占到他年收入的5%。保障足额,预算也不高。
总结
规划保险并不是简简单单推荐一个保险产品,而是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
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不同形态保险的特点和功能,取长补短相互结合,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保障方案。
最适合就是最好的。
如果你觉得以上很麻烦,找一个像我这样的保险规划师。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让每个家庭拥有适合自己的保险 Proper insurance for every family
如果你有问题想咨询或者阅读更多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