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朋友圈,发现一件挺扎心的事。
随随便便发的一组自拍,就能收获很多赞,评论数也总是创历史新高。
但分享到朋友圈的音乐,读书心得,或者其他很用心的安利,却无人问津。
和朋友交流了一下,大家也都勇敢承认,其实那些朋友圈里的音乐链接,压根没有人愿意点开。
好比你觉得李志的歌掐中了你的生活,村上的文字撞击了你的灵魂,你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你。
于是,你着急忙慌地晒到朋友圈,“大家快看啊,这是我有趣的灵魂哦。”却发现大家并不感冒,甚至还没一张简单的日常自拍有号召力。
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在关心你的外在、容貌,根本不会关心你的喜好。
既然外貌是接近你的捷径,那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管别人什么事,傻子才会花时间去了解深入呢。
正如廖一梅说的那样,人这一辈子,遇到性,遇到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你确实谈过几场恋爱,也确实得到了身体上的欢悦,但到头来发现,对方连你不爱吃香菜这一点,都记不牢。
还有那些你总是突然开心的理由,看似无缘无故的闹脾气,或者众多奇怪的小癖好背后的故事,也很少有人去了解过。
所以说,我觉得能够遇到一个互相了解,愿意打开彼此内心的人,真的是件挺难得的事。
闺蜜是个久经爱情沙场的人,见过很多类型的男生,也在爱情这门学问里游刃有余。
知道拳头该打在哪里,盲区和禁忌又在哪里,分寸有余,适当服软。
但最近聊起她和现男友的感情生活,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快乐。
每天互道早安晚安,经常一起吃饭。周末共同做爱心料理,或者两人出去玩的攻略指南。
生病的时候,男友会亲自带她去医院,而不是大猪蹄子式的“多喝热水”。
也看过很多风景,体验过很多浪漫,活成了“别人家爱情”的模范。
但这种没有瑕疵和裂缝的感情,总让人觉得太诡异了。
有一次,两人在家,心血来潮想做炒饭。
虽然平时都是叫外卖,但既然自己想吃了,男友还是照着菜谱,有模有样地做。
做出来的成品也不错。男友还特意撒了一些酱。
饭端上来,闺蜜忽然问,你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番茄酱吗?
对方很是惊讶,你不喜欢?闺蜜“哦”了一声说没事。
在一起两年,薯条里的番茄酱包从没拆开过,餐馆里的番茄酱也不去碰。
如果实在没有其他的酱,就不吃饭。
即便没有刻意提醒或指明,这么多琐碎片段也足够按下鲜明的标记。
但是因为对方从来没有愿意去深入,去了解,所以总是把细节全都忽略掉,也不是太作太计较,而是因为“番茄酱”是冰山一角。
我不了解你忽然的兴高采烈,你也不了解我忽然的黯淡落寞。
我不了解你为什么总带着那个俗气的手链,你也不了解我为什么睡觉老是喜欢抱着被子。
甚至,我至今都不清楚你的人脉圈子,你也很少过问我写的东西是想表达什么。
见微知著,原来大家并不没有很了解过谁。
虽然在一起的日子,彼此没吵过一次架。理性、分寸和界线掌握的都很恰当,像达成共识般,从来不乱闯入对方的禁地,击中软肋。
但彼此也都清楚,这种流于表面的圆满看起来是好事,其实说明了彼此怕招惹麻烦,所以干脆不去深入对方,欢快的也好,痛苦的也罢,都不去了解。
一刀切掉所有的后患。
一到深夜,就会看到很多人说「算了,反正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懂我的人。
有天跟一个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我说,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懂另一个人的,其实无非就是,另一个人愿不愿意去听去了解去记得,而你,愿不愿意对这个人说。
越长大见过的人越多就越能看清人心,很多人了解你的大概情况之后,其实是没耐心听你说你生活里的事儿的。
没耐心听你家的狗今天偷吃了狗粮撑吐了,没耐心听你下楼的时候碰到了很可爱的小孩子,没耐心听你小时候偷邻居家的桃,没耐心听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他们会马上转移话题,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你有没有男朋友,比如晚上能不能不回家。
我跟他说,我觉得两个人互相看对眼,然后慢慢的,一天一天的给对方讲,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爸爸妈妈的事情啊,其实是一件超sweeeeet的事情。
我有次跟我喜欢的男孩子在我家聊天,两个人喝了两瓶威士忌,聊到天亮,他打车回了家。
我很少遇到那种很克制的男孩子了。
有的男孩子说喜欢你,会坐下来听你慢慢讲你自己的故事。
有的男孩子说喜欢你,会问你晚上要不要跟他走。
我知道,在这个滥情浮躁的时代,寻找一个互相了解的人是个挺奢侈的事。
但好不容易来世上走一遭,还是不愿意扎进鸡同鸭讲的大坑,凑合着过一生。
希望未来能遇到一个人,我们的磁场相同,步调一致,交流的步伐在同一个频道上。
他能接住我的梗,读懂我句子里的潜台词,即使是我字都打错了也明白我的意思。
我能摸清他的语气,用词用句,甚至表情包和标点符号的含义。
我们彼此了解对方的欢喜和无味,了解对着夕阳发呆的时候对方在想什么,了解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下的情绪和用意。
情投意合,或者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