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七天
栏目 | 阅读
【引言】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三年级滑坡现象,很多父母并不知道。
邻居家的孩子读三年级了,突然成绩下降,孩子的妈妈着急了,见到人就抱怨说:以前孩子学习成绩可好了,经常可以考双百,但是今年成绩就突然下降了,不知道什么原因。
事实上,这种就是我们熟悉的“三年级滑坡”现象,因为低年级成绩具有欺骗性,而到了三年级,知识难度增加了,考试的题目也变的多样性,很多孩子就不适应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阅读,孩子阅读的数量是否多,阅读能力是否强,这都是影响孩子未来的关键!
一提到阅读,自然有人就会想到语文,没错,这几年的教育改革,语文的地位逐渐上升了,甚至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成了高考的关键,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也困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阅读涉及到理解,如果文字都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么对于其他理科的理解也是难上加难。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语文学不好,其他科目必然也学不好。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一个人,大学毕业不到三年,数学公式一个都不会了,但是小时候背过的语文课文还能张嘴就来。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它可以深入到骨髓,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其实,我们都知道“三年级滑坡”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语文不好导致的,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数学理解起来不难,只是简单的加减法,但是三年级就不一样了,开始出现应用题,此时阅读理解不过关,我们发现孩子很难把应用题做好,如果稍微复杂一点的题,基本就是不得分了。
所以我们才说,小学的成绩具有“欺骗性”,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一年级学习好,以后成绩就会一直好,或者小学基础没有也没有关系,到了初中高中在努力也可以。这样的人是存在的,但是很少,至少不是你家和我家的孩子,我们的孩子还是需要从小就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轻松应对以后的复杂学科。
有些孩子,虽然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一般,但是却从小爱读书,喜欢阅读,结果到了初中成绩突然上来了,因为他们从小就培养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就不用老是来督促,自己知道如何学习,因此成绩突然提升也是正常的。
在平时,很多人都想写点什么,但是发现却无法找到适合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只想输出,没有输入的结果导致的。很多人都希望学到的知识立刻用到生活实际上,很少有人为了未来投资大脑。而读书是最省钱的一项投资。
不会阅读的孩子,就是典型差生
教育改革的事情一直在进行,关于中小学的改革也有,但是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提高警惕:
1、义务教育并没有变,虽然表面在变化,实际还是公平公正的。
2、虽然小学不用择校了,但是中考、高考的分层还是有的,不管任何一个阶段,还是用成绩来说话。
3、教育改革之后,语文的地位提升了,而且会持续很久。
从2020年开始,高考开始执行新政策,语文的卷面分增加了,考试难度增加了,阅读理解内容增加了。可能有很多人都做不完,做不完的同学必然是平时不注意阅读的同学。
在未来的高考中,课文的内容可能不会很多,而实际应用的内容占据大部分。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注重学生的生活能力。这些东西都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以前的套路、划重点,以后的考试都不起作用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从各位家长给孩子报的培训班就知道了。但是对于孩子的培养,不是用无尽的知识来灌输,而是培养孩子一个主动阅读、理解的方法,如果只是有数量没有质量,这样的阅读也是不可取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意思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则是无限的,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亡。个人浅见,让各位见笑。
我是七天提高记忆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关注,分享,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