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裂隙》读书摘录

1. 当人对自己与同类缺乏认识时,人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只有当我们看见自己,才能创造出一个比我们更高的自己。哲学的魅力就在于让你站到自己的生命之上。

2. 禅宗的智慧:

第一,请接受当下的一切。只有回归谦卑与宁和,才能冷静面对外界与处事。

第二,行胜于言,思虑万千,不如动手干活。当人专注于做手上的事,不被纷乱的思绪绑架时,即是“活在当下”的禅道。

第三,懂得经历本身并无绝对好坏。

3. 当下的力量与幸福感:

“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而是过去的经历、家庭的遭遇及社会大环境所共同塑造的一个充满偏见与欲念的“假我”。

当你陷入痛苦、焦虑、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你只需提醒自己抽身“观望”这些执念,不要做判断,因为判断就是自我这个“假我”的回归,你只消静静“旁观”,便能升到自我之上。

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过去与未来都是执念的投射、诠释与想象。

4. 生命在则欲望不止,欲望不止则痛苦不息。

5. 快乐的本质:在任何环境中,自我感觉的个体的优与差都取决于你相对于别人的位置,同类比较总会给人带来不断的压力。现代人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也在于咨询的发达。

“各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了个人不同的角色,但各人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为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

真正成熟理智之人,不应执拗于追求快乐,而是应守住自己平稳的内心,最后达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云淡风轻之境。

6. 苦难的底色:没有困境的人生才是绝境,而苦难的敲打才不至于让生命陷入巨大的虚空。

7. 放下放得解脱:痛苦的消散都始于对现状的全盘接受。

8. 很多人在选择面前,参考的往往是最好的路径,却很少审视过自己的热爱(错位)。更多人随着人生的进阶与生活的羁绊,即使意识到了错位,也不再有纠错的勇气,他们开始说服自我接受现状,或通过业余爱好的培养消减错位造成的不平。古今之成大事者,必是在自己的天赋上精雕细琢之人。去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吧。

9. 大多数人所不能克服的说到底是一种世俗的期盼。很多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10.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通过尝试去了解自己不喜欢什么,用一种试错的方式去生活,明确自身喜好。

11. 爱好并非消遣。消遣是打游戏、看电视、喝酒泡吧等无脑娱乐,爱好则是需要调遣才智、提升自己的活动,比如学语言、画画、演奏乐器等。

12. 爱好之妙在于它能成为工作与日常琐事之外的世外桃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