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樊登读书听了一本很治愈的职场类书籍,叫《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作者是一行禅师,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宗僧人写的书为何被樊老师归到职场类?顿时,我就充满兴趣地听了起来,尤其在最近工作做到心血少的时期里。
一行禅师果真洞察事理,一下子就指出了要害所在:“有时候,工作环境让我们感到不自在,我们缺乏安全感,感觉自己不被接纳,害怕被拒绝。然而,当我们来到山野,身处树木和动物围绕的环境中时,似乎它们能够接纳我们,我们好似寻得了归依。我们不害怕它们会审视和评判我们。但在工作中,我们却恐惧不被认可。我们害怕表现自我。我们努力表现感觉自己被他人接纳。这是不幸。”
如果让你第一反应用一个词来形容工作,会是什么?工作,在大部分人眼里,一周里的那5或6天是为了养家糊口、安身立命,意味着忙忙碌碌、殚精竭虑,总之就是“辛苦”二字。既然工作是成年人的主旋律,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辛而不苦、平和喜乐呢?
一行禅师也给出了正念的解答:“一朵花没有这样的恐惧。她在繁花尽开的花园里生长,却不企求成为任何其他花朵。她接纳自我原来的样子,不求成为他人或他物。如果生来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改变自己。我们需要学习自我接纳。整个宇宙相互聚合并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显现,如此就是美的。美就是表现自我。”
在职场上,压力常有,焦躁常有,而抓狂或愤怒对解决问题来说,根本使不上一丝气力。听了樊老师分享的《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针对如何平和喜乐地成就自我,我总结了三条锦囊妙计:
一是专注于当下。
这恰恰也是“正念”的奥义,即一心一意地将注意力投注到当下所发生的事上,将心带回身体,回归当下。我们总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对立,最浅显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加班的时候我们往往心存懊恼或抱怨,认为自己因此失掉了自由时间,事实是这会降低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喜悦与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应该,向一朵花学习。一朵花为什么能够那么安闲,因为它不期望自己成为别的花的样子。所以我们在职场上感觉到特别大的压力时,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一棵树或者是一棵花,然后努力做好自己、不断成长。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全部的身心能够专注于此,我们就能获得自由与喜悦。做一件事,就全心全意地对付这件事,忘记其他的任何念头,这就是愉悦的秘诀。
二是爱语及谛听。
得益于听这本书,学了两个新名词:一个是“爱语”,以理解之心去说话;另一个是“谛听”,以慈悲之心去聆听。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好好说话、好好听别人说话。一行禅师提到的“电话禅修”就是很好的一个实操示例,如果给别人打电话,拨号前可以先默诵这首经偈:“言语传万里。愿我的言语能够产生互与理解。愿它们美如宝石,丽如花朵。”,避免执着于自己当下的观点,或者将这强加于人。还有就是工作会议上,一个人发言时,其他人修行谛听,尽量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什么,不夹杂评判与反应,寻求共识与集体智慧的碰撞相融。
在绝大多数工作环境中,我们都离不开与他人协同工作,而且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痛苦,当你精神饱满并内心平和地来上班,帮助同事获得良好的状态时,也会让你在工作环境中创造并收获到快乐与和谐。
三是不逃避情绪。
最后一个锦囊是关于情绪管理的,这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里都很重要,因为愤怒情绪下说出的话,做出的举动百害而无一益。情绪管理的修习,首要是意识到并接纳情绪的无常,书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当争端来临、感觉愤怒时,“应停息所有的思考,而不是以念头助长坏情绪”,很多时候,其实是你的思维打扰了事实,猜测代替了真相的揭露,用心体察,顺其自然,你会发现你想解决问题,你会发现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习得止、便能观,找出自己的愤怒后,包容它、承认它,最后就能慢慢化解。
但如果我们无法自行转化它,那么就必须向让你愤怒的人求助,从而修正我们错误的认知或者增进彼此的了解。
那么下面这三段话会非常有用:第一句:“亲爱的同事(或朋友),我很痛苦,我很生气,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感受。”第二句:“我在尽力转化情绪。”第三句:“请你帮帮我。”或者可以更详尽地描述:“我发现过了24个小时,我仍然无法自行转化这种情绪,请你帮帮我。”
记住这样的时候,不要一个人硬挺,这对最终消解情绪与争端并无益处。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需要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变成一台机器,每天一成不变地运转。对人,我们应保持自己的人性与慈悲心不灭;对己,我们应该修习正念,看清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瞬间;重回事物本身,用正念去感受和煦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投射出来的温柔热量,去感受办公室里明亮的电脑屏幕前和纸张顺滑的笔记本上留下的文字、笔记,我们将明白自己有权利快乐而从容地完成每一件事情,从而平和喜乐地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