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景岳全书》所讲:
“中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偏枯痿,渐至日增。”
也正如“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所说:
“营气不荣则不仁,卫气不荣则不用。麻木则不仁,萎弱而不用。然卫气出于上焦,欲取阳明应先和营卫。一则解肌通营,二则敛阴和营。”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坚持中风并非风邪所为,使两千多年来的中风之争,脱离了风之名。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认为,人至中老年,脏器功能逐渐衰退,或由久病耗损气血,正气亏虚,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虚阳浮越,引动痰浊,瘀血借势扰乱清窍而发为中风。
所以在中风病的治疗中,行周身之气,制阳明之火不容忽视。特别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更应该重视益气养阴之法。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在对中风病的治疗中,注重气血的培补,其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白术,补血药有当归、白芍,补阴药有麦冬、牛膝、枸杞子、生地黄、玄参,补阳药有杜仲、狗脊、淫羊藿。
痰、热、瘀是中风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行气阳明汤”医生组主治医师褚尊贵大夫认为:
“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行气阳明汤”治疗中风强调在补气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药以促进血运行,经脉通达 。其加减化裁亦优于以益气活血法创立的古方“补阳还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