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交往。看过我的文章的人都知道,我倾向于设置一套类似二分法的衡量标准来快速做决定,不知道二分法是什么朋友可以回去补一下这篇文章《如何做一个聪明的选择?》。
为什么要设置二分法来做决定呢?这个思维起初是来自于一本叫《学习之道》的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它类似于运动员的动作,当运动员练习一个动作到一定熟练度之后,这个动作就不再需要经过大脑就可以很连贯的完成。
同样,我提前设置好了衡量标准,这样我在遇到一些抉择的时候,不必再重新思考就可以快速做决定,更重要的是不受情感因素干扰,这个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别人可能要思考三天三夜的事情,我可能在认真思考过一次之后,后面的决定两分钟就可以解决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人生财富啊!
关于交友标准的经典回答: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或者正常而阳光的普通人。但你的标准不一定要遵照他的来,毕竟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标准当然也千差万别。
- 1 -
我的择友标准
此标准是我的个人标准,仅作为参考。
⑴正派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为什么要结交品行端正、秉性正派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正派的朋友能带给你正能量,首先他自己不会走上歪魔邪道,再者正能量是会传染的,跟他在一起可能你的人生轨迹都会不一样,想想那几个跟着马云的人,你就知道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啦。而且就算哪天你走歪了,他还会帮着把你掰正。
另一方面,一个正派的朋友拥有绝对正直的价值观,这更像是一种责任感在驱使着他,所以他绝对不会坑你。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钱了,大家应该都听过有人即使破产了也会把欠朋友的债一分一毫还完。反面教材就是我一个朋友的爸爸,借给了别人200万,结果那个人创业成功后即使日子过得很好也不肯还钱。社会上有这种人才有了那句死皮赖脸的话“辛辛苦苦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真是遇人不淑。
⑵观念一致
既然我们是朋友,那么在很多事情上的观点肯定要一致。你不可能跟三观和你差太远的人做朋友,那不是整天掐架。
而且这点本身就决定了你们是不是一类人,思维如果不在一个层次,本质上讲就不是一个物种,相处只可能是对牛弹琴。刘禹锡的《陋室铭》不有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我的另一篇文章《跟小伙伴有隔阂是因为学历吗?》里的最后一段也说了,观念不一样的人你不需要去说服对方,也不需要表现得盛气凌人,层次不一样自然不可能深交,不必太当真。
⑶真诚
马克思说:友谊需要真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耿直开朗的人,因为耿直的人从来不会把事情憋在心里,同时他们待人真心真诚,也没有那么多小心思。
回看职场,为什么很多人说职场没有朋友?根本原因是由职场本身的属性造成的。职场很多时候你是不能讲真话的,意见再大你也要对眼前的这个人笑脸相迎。而虎头虎脑那种人,反而容易吃亏,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劣币驱良币,久而久之职场的这个属性就沉淀了下来。
我本人算是比较珍惜时间的人,所以交友上面,只要我看出对方待我并非真心,或者对我有所保留,就会加以鉴别。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对这段友谊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不愿意去承认而已。比如对方对你屏蔽了朋友圈,无视你的朋友圈评论,从来不主动联系你,每次聊天都是你开头你结尾,话说一半留一半,好事情从来没你事,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别在一个根本没把你当朋友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 2 -
交友三忌
⑴忌借钱
钱是检验友谊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伤害感情最直接的方式。
朋友之所以能掏心挖肺交往,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共同利益的牵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有时候亲情都很苍白,别说友谊了。
借钱,是透支你的朋友圈最快的方式。我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救急我还要看回来的可能性以及多久能回的得来。很多时候不是我不愿意借钱,大家的钱都是一分一厘赚来,如果借出去回的来还好,借出去回不来然后朋友还没得做呢?那我宁愿当一只铁公鸡。
再说一个借钱的思维——利息思维。很多人找朋友借钱就是图个没有利息,仔细想想,这里有什么问题。对,获利的是借钱的,一直在亏损的是被借钱的。如果一个借款人真在乎你这个朋友,你都不用跟他说利息,他自己会往高的给你。我有个朋友借了他的朋友20万,说好的一年10个点的利息,后来不到半年就还钱了, 还硬是给了一整年的利息。
好朋友是不会让你亏损的。我们是朋友只决定了我愿意借钱给你,而利息是肯定要算的;如果我跟你都不是朋友,别说利息了,给我50个点我都不会借你。有时候说利息的事情并不是真的贪财,你主动跟我提了我可能还不要,你没主动跟我提,那我就要考虑一下你是不是只把我当钱袋子而已了!可惜很少人懂得这个道理,拼命压榨那些愿意借钱给他们的朋友,觉得朋友就应该没利息借给他。我放银行也有5个点,借给你我还要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那我图什么?
既然借钱后涉及到这么多的问题,那不如从一开始就卡死不借钱的原则,大家都知道你是铁公鸡,自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问你借。当然借钱的朋友也要注意,不到万不得也不要管身边的朋友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借还是不借,这点钱是小事,朋友没得做了呢。
下面这个视频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懂粤语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⑵忌索取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什么。朋友间的付出,无外乎就是金钱、时间、感情。如果你要别人也对你付出的话,先考虑一下自己在别人身上投入了多少吧。
朋友之间最忌讳一方不停地向另一方索取。每个人对朋友都会有一个价值估值,当被索取方觉得你的估值差不多已经被你索取完的时候,那朋友也就没得做了。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找人帮忙没人肯帮,因为你的估值小于你让人家帮的事情啊。
像上面那个视频说的那样,他有50块钱到5万块钱的朋友,如果一个50块钱的朋友管他借60块钱,那就是过分了,这就是价值估值。并不是说60块钱很多,而是你本身在我心里就不值60块钱。
所以朋友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只有你不停地积蓄着你的估值,等到真的有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帮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是这个道理,可是很多人都不懂,要么不停索取,要么根本没有投入,这样的关系能值几个钱?
⑶忌不平等
平等是做朋友的基础,是心理上的平等,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优越感,双方能平等的沟通。如果存在这种优越感,那么接下来的沟通就肯定不是平等的沟通,其中弱势的一方肯定会觉得不舒服,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疲劳期,这样的话友谊当然不可能长久。
讲到这里再说一下能量的概念,两个人要想平等的交往,必定双方的能量要对等,所以说什么层次的人,就交什么样的朋友。
高能量的人主动跟低能量的人交往,如果高能量方付出资源,低能量方接受资源并日后回报,这是提携;如果低能量方不回报,这就是施舍;如果低能量方主动跟高能量方交往,并且低能量方付出殷勤和关切,期待从高能量方那得到稀缺资源,这是巴结;如果高能量方不回报,这是膜拜。
以上这4种关系都不可能建造一个平等交往的平台,当然也就不可能平等地交往,双方也不可能成为朋友,职场的上下级关系不就是如此吗?
- 3 -
作朋友的义务
⑴平等尊重
与任何人交往,免不了会有一些条件的差异,而条件的差异避免不了的会产生不平衡感,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抹平它。条件有好坏,朋友无高低。遇到条件更好的人,我们能做到自尊、自重、不自卑;遇到条件不如我们的人,我们能抑制优越感,做到尊重他人,平等交往。
一个人待人的方式反映了他自身的格局,如果因为自己的某项条件比别人好就看不起别人,那么这个人眼里可能就只能容得下这点东西,格局也到头了。
为什么越牛逼的人反而显得越谦逊,因为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条件,在他们眼里,有更广阔的追求,格局到达这个地步的人,不成功都不行。
⑵不计较得失
小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为朋友两肋插刀”。朋友之间的相处是一种不计回报的付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计回报只能用在你是付出方的时候,这是你的义务,而不是别人的义务。
有句话叫财散则人聚,懂了吗?而且你并不是一点回报都没有,你付出的时候会获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以及他人将来对于你现在的慷慨的回报。
当然这种不计较得失的付出并非无限制的,要控制在一定范围。朋友的要求,能帮的一定帮,帮不了的尽量帮,不该帮的看情况帮,不该干的也坚决不干,总结一句话,尽人事就够了。把握好尺度和原则,掌控好风险,切忌垫着脚尖帮别人,万事量力而行。
⑶提供价值
能成为朋友,必定是因为你身上有让我看到闪光的地方。朋友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一个互相提供价值的的过程。有一天,你身上已经没有了我需要的价值,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友谊了。
朋友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呢?能带给你正向能量的都是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分享信息资源,互相鼓励,给予建议,一起实施计划等等。关于酒肉朋友,因为提供不了价值,所以他们当然不是朋友,他们只是一群一直在消耗你的资源的人而已,不然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个酒肉二字。
所以我们努力不只是为了我们自身,也是为了能和高质量的人成为朋友,只有你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价值,你们才能互相成为需求方,才能成为朋友,你足够牛逼的时候你身边的朋友也会很牛逼。如果你身边要好的朋友离你而去,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否是因为你们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面,你已经无法提供他们需要的价值了呢。
所以,好好加油吧!年纪大了身边真正的朋友只会越来越少,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珍惜身边每一个对你好的人。
本文由作者原创首发于公众号(昂哥手帖),授权转载请于公众号联系
昂哥手帖:思考深度决定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