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陷入情绪泥淖?2分钟学会整理大脑,科学出坑

公众号:Xdite成长黑客

几天前,我读到一本元认知神书,是日本脑神经专家筑山节写的《脑能量整理书》。这本书讲的是如何科学地使用大脑,包括如何管理情绪,怎样培养积极的自我,提高记忆的方法等等。

运用这本书中的理论,我的元认知能力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在这里和你分享我运用之后总结出的几个要点。

集中注意力其实很简单

最近我一直在使用极速读书法,想办法把输入输出变得更厉害。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观察到意见很有趣的事情,这件事情科学界也没有人提过,那就是怎样才能让自己专心。

我发现,你想要专心这件事情只会出现在你坐着的时候。比如说坐着听老师讲课,如果老师讲的无趣,你就会不专心。但是,走在路上你很少有不专心的时候吧。

也就是说,通常人在运动的时候是专心的,比如走路、跑步。甚至有些人觉得,跑步以后会更专心。

事实上,如果你胡思乱想,没有办法专心,那时因为你的大脑跑的太快。反过来说,如果你想要专心,让你的大脑慢下来就好。

怎样让大脑慢下来呢,其实就是让你的大脑连接到身体其他输出的原件,比如说手、脚。这本书也验证了我的这个想法,里面提到的很多方法都需要用手写下来。

如何面对情绪失控

生活中,每个人难免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是我们没办法控制情绪本身,能控制的是情绪出现的原因。

想一想你什么时候会情绪失控呢?当你遇到挫折不知道如何应对,当你一口气想要做太多事情,却做不到,当你面对难题不知道怎样解决,你的大脑会一片混乱,从而导致情绪失控、崩溃。

事实上你面临的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我有一个套路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当你在情绪失控的时候,先拿出一张纸,用笔梳理你混乱的大脑。

第一步,写下你的最终目标,观察要怎样达到这个目标。第二步把它转变成可以用数字衡量的实际目标。第三步写下你想要的三个方法。

记得一定要用笔写下来,因为只有当你的大脑连接到你的手的时候,你的思绪才有办法平静,你才知道你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所以不要怕麻烦,一定要用手写。

这其实是我们运用大脑的一个技巧。一旦完成这散步,你就会平静下来,而且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做得到。

如何变得积极

为什么有时候当你面对要做的事或者想要达成的目标时,会产生沮丧的情绪呢?一时你定了一个无法执行的大目标,二是你不了解达成这个目标的实际条件。

如果一个目标太大,让你感到恐惧,不想要面对,你不应该直接挑战它,而应该把它转化成更明确的小目标。

具体的做法是,把要解的任务先写下来,然后写下你想到的步骤,尽量拆小。接下来,你会发现有一些你可以解的小人物,先解决它们。

为什么要先解决小任务呢?因为这会让你慢慢走到正轨。

回想一下,当你在逃避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会去做一些不相关的小事,比如收拾桌子、叠衣服之类的。这是因为这些任务比较简单,我们希望通过做到这些事获得一些成就感。

那与其浪费时间去做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不如做一些跟目标相关的简单任务,当你做完两三个有成就感的小任务时,就会瞬间集中注意力,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比如我最近在减肥,我不是去挑战减肥这个目标,而是让自己至少早睡早起三个星期,因为人的作息只要调整到正常,也会很容易瘦。和减肥相比,这个目标就更加简单而且可执行。

如果你同时有很多目标,先把这些目标都写下来,然后在旁边回答,你是为了什么而做,为了谁做,要不要做,是不是可以委托他人做。

写下来之后,你就可以理性分析哪些真的要做,哪些根本不需要做。这样你就可以去控制你的动力,人就会变得比较积极了。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面对情绪、拖延等问题的呢?有什么小技巧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