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于公众号:小巷音间)
孤独,是我们必经的路牌吗?
这是一只392岁高龄的格陵兰鲨鱼,最近在北冰洋中被发现,自1627年以来的这近400年里,它就一直在大海中孤独地游荡!
有这样一个舍友,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都会选择在宿舍的床上度过,就连吃饭都极少数选择去餐厅吃,而是去选择吃各种泡面和各种的快捷食品,这是因为宿舍楼下有一个自动贩卖机。更不用说出去运动和参加活动。
这样的生活,真的很难想象是一个年轻的生活状态, 这完全是自身去寻找孤独,自己将自己置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
有人说,孤独分为四种:
害怕孤独,适应孤独, 习惯孤独,享受孤独。
而我却认为,这更是一种成长,是一种从害怕到享受的一种过程。
都说人是群居生物,群居生物的本性便是害怕孤独,从我们出生开始,就是群居的生活,在家有父母的呵护照顾,又到步入校园。当同学们在做集体游戏时,生怕自己被落单,也会有自己的一个圈子,而不是去独自一个人,因为开始的我们就害怕孤独。
之后的我们在慢慢长大,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集体去做你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你可能会硬着头皮去参与。
私下里,可能也会询问自己为什么去参与,开始反思自己,但你去参与就是是害怕脱离“大部队”。
慢慢的你会有自己的想法,当再次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集体活动时,会有选择性的去决定,这样的我们是在去适应孤独。
随着我们的的成长,慢慢的发觉到,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这便是习惯孤独了。
至于享受孤独,可能有些人觉得孤独是用来强忍的,而没有办法去享受。
但是,孤独真的可以用来享受,生活节奏的加速,让自己孤独的时光,都是一种奢侈,人在孤独的时候,可以显得更加理智,思考的格局会和往日的完全不同。
只有当慢慢认识到,孤独的存在可以更加细腻地感受生活的纯粹,这或许就是孤独的价值。
对于开头提到的舍友,恐怕是将自己沉浸在懒惰中,更像是一种青年人消磨时光的状态。而不是美名其曰孤独。
在城市中独居的年轻一代,为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城市中努力去站稳脚,当他们晚上回到出租房内,难免会有孤独感,又或许是这份孤独,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彼岸!
也有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说,当你感觉到自己和周围人不合群的时候,说明你的你的目标很明确。这样的一句话,不无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