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给孩子手机

到底多大的孩子应该有一个手机,这也许是很多家长在关心的话题,根据我的一些经验,这个时间至少得放到高中以后,就是上了高中的孩子,在自制力和身体成长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有了手机就不容易出现太大的问题了。

还有就是孩子和家长沟通的问题,在高中之前,很多孩子非常愿意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他们和家长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都很小,这就让心里距离也近了很多,所以坐在一起,是他们更常见的选择。

但是上了高中以后,空间距离拉大了,和家长交往的时间变少了,心里距离也就随之变得遥远起来,交往用手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自然而然的成了首选,这是没有办法进行限制的。

比如说我们这里吧,上初中的时候,学生离家十里不到,即使住了校,家长也是想见就可以见到,并且每周住校只有五天,孩子根本就没有和家长的距离感,时间上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高中就不一样了,孩子到了县城,离家最远的五十多里,就连那些很近的孩子,他们的家长也不允许到学校,只有没有太大的事情,孩子住校要两个星期,还有三个星期,一个月回家一次的。

所以为了保证家长和孩子的一些沟通,用手机来填补这样的情感需要,已经变得非常合理,如果学校在这个方面限制的比较严,或者是家长感觉孩子有手机会出问题,那么将是更大的问题。

其实,只要学校的学风很正,只要班级的正向发展很强,有没有手机,也根本不是问题,现在的很多学校,或者一些家长,把手机问题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我想和他们的推脱责任,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的是,那些高中以前的孩子,是不可以有手机的,因为他们的自由时间太多,自我控制能力太弱,环境影响力有太差,这些叠加起来,也就造成了手心成瘾问题的泛滥成灾,在初中生那里。

可是最大的伤害期,关于使用手机的,我感觉还是小学时期,很多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甚至包括精神,都是在小学时,频繁使用手机造成的,这让我们非常无语。

因为特别多的家长喜欢让这个年龄段,甚至比这还小的孩子,能够尽情的享用自己的手机,从而出现了“看娃神器”这个词语,给孩子一部手机,打开一个内容,几个小时,孩子可以不哭不闹兴致盎然。

所以很多家长感觉,这样轻而易举就可以是孩子不影响自己,何不就满足孩子呢,反正孩子也不知道我们打开的是什么,游戏聊天,或者更加让家长恐惧的东西,孩子都还不是太懂,放一个视频,或者几首歌曲,就不要危言耸听了。

这样就让孩子有了一种可能,在他们还不知道手机有多大功能的时候,已经从家长那里知道了手机的美好,这个犹太人给孩子一本书的那个传说,是不是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