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孩子的认知和情绪

昨天晚上我一回到家,看到你在电脑桌前爬着,叫了你两声,你也没有出声,我的身体一怔,这是什么情况?你让我把你的门关上,想拒我于门之外。

我看到你这个样子,心里有些着急,我很想帮助到你,因为不忍看到你痛苦。

后来,你还是跟我讲了,昨天老师在班级里提到了你请假的事,你受不了同学们的眼光。那一刻,我选择站在你身后,我便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跟老师聊了你的情况,我问了老师在班里说你请假这个事的目的是什么?老师感受到了指责,也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和认知里,很难感同身受他人,而情绪是有感染力的。你,同学,老师,都有被理解的需要,也都有内心的恐惧,这个恐惧是跟成长经历和各自的认知相关。我也不例外,我即使学了这么多年了,我也会被情绪带动。

跟老师聊着,我情绪失控了,我哭诉了我的无能和无奈。估计老师也感受到我的本意不是找他的事,而是真心想帮助你调整状态,我提议老师跟你聊会儿,这才让事情有了转机。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是需要及时化解情绪问题的,因为孩子的认知很片面,也很容易陷入悲观的情绪里,总以为别人在说自己不好,而如果任由这个情绪不断累积和发酵,就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极大的伤害。

孩子的事情没有小事,因为孩子的认知是很有限的,而提升孩子的认知需要在经历的事上去历练,怎么帮助孩子拓宽认知,就显得尤为关键。

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内心脆弱的人最害怕的是别人的看法和评判。而信任与期望可以激活一个人认知与活力,赞美和期望能产生奇迹。孩子更是如此,更需要被看到和肯定,欣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