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喜欢读文学,文学世界很迷人,它能提高人的修养,让人学会洞察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能救人”。
另一个方面,文学让人的内心变得细腻而敏感,会塑造人的心理,(别小看文学对年轻人心理素质的塑造作用,思想史家斯特隆伯格不说了,伟大的小说家都是心理学家。)
但文学世界的虚构性质,使得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会存在反差,这个反差不是说它无法反映现实的内容,而是说它传递的审美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现实世界这么复杂,它对这个复杂现实的讨论深度有限。
所以除了读文学,还得读点历史、法学和经济学的书,让自己的知识平衡,尤其是让审美能力和思维方式尽量平衡,思考问题才不容易陷入极端,也更容易找到答案。
我们当前的很多“丧”和抑郁,都来自现实世界而非某个虚拟世界,尤其是与我们生活的族群有关的一些问题,比如正义、自由、平等等问题。
而史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是专门研究现实世界和讨论这些问题的,这些学问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和精细程度,跟文学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贬低文学的意思,文学的魅力和功能,是其他学问提供不了的,但文学有文学的边界,它无法像法学那样操心正义,也无法像经济学家那样哀叹贫穷。
奥威尔对级权政治的叙述再漂亮,也没有阿伦特的研究专业;卡夫卡的《法的门前》纵然触及到法学的古老命题,但它能说的内容,相比哈特或者德沃金在专著里表达的,还是太单薄了。
加缪对自杀的思考相当深刻,但也没有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的反思更系统。
读书就像吃饭,挑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