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放下”的人是不一般的人
“放下”说说容易,真正能做到却很难。
不在你的权限范围里,你可以不用操心,哪怕是你觉得自己的方法最好,也要想办法抑制,放下心中的执念是一种智慧。
想起本家一个叔父,他做成过许多事,也自以为是很有办法的人,自己家的事外面的事他都想管,根本不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他得病的一个冬季,村里在选举村长,本来他完全应该以养病为重,可是好管闲事的性格使他也要去积极参与,而且还为他自己看中的人选义务拉票。只见他冒着凛冽的寒风,穿着个黄色棉大衣,拖着个病体,蹒跚地赶到选举会场,与不同意见者争辩,鼓动别人选他认为能担当村长的人,还大义灭亲般地与本家的希望选中的侄儿在会场上嚷了起来,那执着地态度似乎只有他的意见重要,不想想一个比较落后的农村村长能有多大的好处,能给村民带来什么益处,不依不饶地要那么尽心地使用选举权利。他当然更想不到,三天以后,他的病情加重而抱憾离开了人世。英年早逝的叔父,到老都没有放下的态度。
现实里,放不下心中执念的人很多,比如,孩子的教育权主要是父母,做曾祖父母的,祖父母的要学会放下,不要动不动就以过来人过的桥比一下代走的路要多的心态随意插手孩子的管理,吃饭时撵着喂,穿衣时总怕冷着地加衣服,看不惯不放心孩子父母的喂养方法,不时地把个人的理念越权使用一下,弄得孩子父母很有意见。何不放下,让下一代自主地尽尽育儿之责,或许,做得很看不上眼,也要压抑张扬的个性,特别是不要总是在教育方法上指手画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放下,让各负其责。如果实在想传经送宝,也要把个人的地位放在次要方面。放下了,有利于家庭和睦,也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放下吧,给自己减负,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要老跟自己过不去,执拗地施展个人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