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8年12月6日,丰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到丰城市隍城镇进行了民俗“采风”活动。市文联聂小梅主席受邀参加指导。
民协采风团首先到隍城镇清溪村(久享盛名的诗人村),参观省级村史馆。清溪村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烛”(板凳龙)之村。清溪村的进士第、青莲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采风团一行走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村——圳头村,入农家院,吃农家饭,并在农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给采风活动增添了欢快的色彩。
采风团成员激情饱满、豪情万丈,创作出了一首首富有地方特色的诗词,为隍城民俗采风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将这些诗作编辑发布,以纪念隍城之行,也是对此次活动的接待人陈峻先生表示感谢!
丰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应九根
二0一八年十二月八日
一、古体诗、词
《游隍城镇清溪村》
文/聂小梅
绵绵细雨结乡情,
笑语欢歌赛笛笙。
进士门前尊古圣,
祖祠像下拜先卿。
清溪水色传龙气,
李氏人文扬世名。
天井四方围铁树,
葱葱绿叶润无声。
《菩萨蛮·游隍城》
文/应九根
千年梅烛燃江右,画松亭绘天符柳。社火庆丰华,油茶香透霞。
马鞍观绿岭,栀子连高径。伸手舀温泉,静心寻故园。
《到隍城过“社火”》
文/应九根
雨中重访到隍城,
但觅人文起四更。
集市熙攘歌盛世,
古村祥泰奏清明。
农家美酒邀宾客,
民协诗词赞士卿。
锣鼓舞狮燃社火,
再将梅烛照前程。
《清溪诗吟》
文/陈峻
阴霾过后倍风光,
一曲清溪泽润长。
进士名村书味永,
翰林故里墨痕香。
南横玉几崇先学,
北峙美岭映艳阳。
人往人来追往事,
紫微花忆状元郎。
《民协文友隍城集会》(新韵)
文/陈峻
文友相逢聚隍城,
词章锦绣和春声。
清清老酒心先醉,
脉脉乡音意正浓。
诗有风骚千骥伴,
胸无尘垢百川鸣。
夕阳更解芳华路,
魂系荒原雪雨中。
《隍城过“社火”》
文/陈秋萍
民协隍城入社情,
农家欢乐敬文卿。
封缸美酒心先醉,
聚会高歌再启程。
《隍城印象》
文/李飞
隍城社火浓,民协来采风。
烟柳溪亭景,进士入眼帘。
村史文化厚,非遗板凳龙。
谩歌民俗宴,兴舞共尽欢。
《隍城过社火致陈峻先生》
文/鄢飞鹏
民协喜结缘,社火共骈阗。
高朋满堂坐,好客美德传。
浓茶米酒香,土莱斋丸甜。
民俗添民艺,高歌祈丰年。
《采风到隍城》
文/杨森林
<一>
随团采风进隍城,
民风民俗满目新。
木火灶台饭菜美,
家家户户酒飘香。
<二>
顺访民风入农家,
炊烟袅袅遍山野。
煮酒吟诗诵社火,
笔头佳咏一气成。
《隍城社火盛传久》
文/徐长仁
隍城社火盛传久,
热热闹闹任君游。
好客主人相邀请,
文朋诗友乐悠悠。
豆腐用的温泉水,
油炸斋丸酥又甜。
蹄花肉冻不油腻,
糯米老酒沁心田。
民协会歌震天响,
你唱我跳喜洋洋。
轻歌曼舞开心笑,
采风归来回味香。
《过社火》
文/丁明辉
欢欢喜喜来隍城,
风风火火过社火。
蹦蹦跳跳显才艺,
甜甜蜜蜜喝美酒。
《看隍城社火》
文/丁明辉
刚过小港丰收节,
又来隍城看社火。
欢欢喜喜交朋友,
风风火火非遗说。
蹦蹦跳跳才艺显,
甜甜蜜蜜美酒多。
剑辉不负文代会,
再唱九天民协歌。
《隍城采风》
文/李建云
数九寒冬哪里去?
唯有乡村采风忙。
要问乡村哪家美,
最爱隍城斋丸香。
《隍城采风》
文/罗英
(一)
喜达隍城乡村道,
雨露有恩游人迷。
斋丸美洒好恰价,
欢歌笑语似一家。
(二)
民协采风下雨天,
快马加鞭溪亭前。
立志欲坚写诗篇,
载歌载舞心又欢。
喜达隍城乡村道,
雨露有恩游人迷。
斋丸美洒好恰价,
欢歌笑语似一家。
(三)
民协采风下雨天,
快马加鞭溪亭前。
立志欲坚写诗篇,
载歌载舞心又欢。
《隍城“社火”》
文/丁冬生
冬雨伴我进隍城,
寒风凛冽社火迎。
糯米佳酿献温馨,
陈家夫妇佳肴烹。
杯杯美酒款群友,
首首赞歌民协情。
神州处处俗不同,
剑邑村村仙乐声。
《隍城清溪采风》
文/龚卫东
寒风瑟瑟冷雨飘,
社火年年祈丰饶。
清溪历代出贤俊,
民协同仁仰其高。
《欣过隍城社火》
文/杨国根
隍城社火陶心房,
民协采风聚一堂。
陈氏家中欢声扬,
美酒饭菜香四方。
隍城社火遥远长,
农民致富笑满堂。
漫山遍野四处香,
灿烂文化进祠堂。
《进隍城“过社火”》
文/毛慧玲
蒙蒙细雨进隍城,
商户农家真热情。
米酒佳肴全美味,
载歌载舞赞清明。
二、现代诗
《隍城的风》(组诗)
文/黄国华
(一)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我们披上风的袍子
与两旁山峦,和林子
在路上赛跑
一路向西
为赶上世代相承的一脉社火
我必须甩起两袖清风
轻轻的,拭去额头的冷雨
擦亮心灵的眼睛
去辨认这一方水土火热的灵魂里
盛下多少怀旧的诗意
去感受这暖暖乡情中
藏了多少掏心窝子的话
多少搜肠刮肚的酒香
一路向西
魅力隍城――
非遗文化传承的故乡
红土地上,烟火连着社火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二)清溪村里
李家祠堂
是建在文脉之上的
门前的青莲池
漂着,古朴的青莲亭
池水映照文曲星
――在这里落户千年
于是,便有这深厚的人文底蕴
诞生了全省第一个农民诗社
――清溪诗社
清溪村里有一种光
是文光射斗牛之墟的光
清溪村里有一脉风
是文脉相传的诗词之风
清溪村里有一座馆
是李家江西第一村史馆
清溪村里的一场梅烛
足以点亮人们心里过去、现在
与未来的整个夜空
(三)圳头社火
圳头
立在历史的沙洲上
养育着勤劳智慧的儿女
社火
是古老的节日
也是最经典的庆丰收仪式
风中的社火千年不熄
丰收的好日子绵延万载
乡情浓浓
人心暖暖
香醇的米烧酒花
漾上人们喜悦的脸庞
呵,隍城的风
这里是醉美故乡
《歌舞欢悦闹社火》
文/孙圭臣
剑邑的民俗
当数欢悦社火的隍城
火龙板凳舞
烟柳溪亭
村史文化和庆丰收炮竹声
使这里民俗最浓
民风最淳
还有乡民好客之情
你看一一一
今日的寒风冷雨
唱呀、跳呀、闹呀
温暖了民协采风激情
暖和了社火
闹欢了乡村
沸腾了村民喜悦之心
闹声中飞杨兴奋
绽放风调雨顺
快乐阵阵
社火带来了村民好年成
《几回回梦里隍城》
文/周丽娜
上帝是偏心的
有黄沙浩荡无边无际的沙漠
也有沃野良田富饶美丽的绿洲
隍城是绿色的
青的山,绿的水
“画松亭”,仙姑岭
黛墨的原生态森林
负氧离子的空气里
滋养了处处可见的长寿明星
隍城是富足的
硒温泉,黄栀子
高产油茶,富硒大米
与时俱进的隍城人
靠山吃山打造产业链
靠水吃水激活旅游牌
隍城是文艺的
清溪诗社的农民诗人
早就享誉中外,蜚声四海
“社火”里荡出浓浓的乡情
“梅烛”里摇出悠悠的底蕴
几回回梦里啊神游仙境
多少次心底啊吟唱美庐
《过的是社火,念的是亲情》
文/周丽娜
伫立风中,你在等候
蒸腾细雨,社火在等候
清溪诗社,那首诗一直在等候
一颗心,放飞无数粒种子
一句话,想了无数次始终无法开口
把挚爱摁进土里,长出诗行
把思念藏进老屋,掠出燕飞
把欢喜植入源头,淌出情歌
把憧憬烩入菜肴,绽出花语
遇见,是几辈子的修行
相知,是一切善结的果
《社 火》
文/任慧琴
六年前的今天
你领我来到这个小镇
你如
钻般夺目
山般伟岸
叶般张扬
我是一朵茉莉花
羞涩地盛开在一个角落
依旧是这个日子
当我驶过长长的马路
重新来到这里
我依然是茉莉花
只是很恬淡
时光改变一个人需要多久?
我说:
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