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 袁编论述《鄘风·柏舟》望文生义与原著本意相距甚远
朱莹 李士金 肖洁 吴元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袁编云:“正是由于《诗经》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执著,因而一旦爱情遇到挫折,就感到特别痛苦。”[2] 上文“《诗经》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云云,也是笼统论述导致概念不清,《诗经》中的“抒情主人公”所抒之情并不都是“爱情”,即是表达爱情者亦未必都“热烈”也。离开具体文本之切实研究,含糊其词,必然导致叙述上的逻辑错误。把《诗经》中的个别篇目作为普遍的情况来论述。袁编云“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似乎那时候已经是自由恋爱的时代,只是“有时”受到父母的“干涉”而已,袁编前文所引“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说明的却是那时候男女婚姻基本上需要父母的同意、媒妁的介绍。袁编举例阐释乃望文生义,与文本之意相距甚远。朱子《诗集传》解释此诗句云:“旧说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故共姜作此以自誓。言柏舟则在彼中河,两髦则实我之匹,虽至于死,誓无他心。母之于我,覆育之恩如天罔极,而何其不谅我之心乎?”[3] 明朝吕坤所著《闺范》,亦认为此诗所叙之本事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共姜作此诗以自誓,实为继承朱子之说。共姜对共伯感情深厚,因其自两髦垂结之时,即为夫妻。虽其早逝,爱情专一之心至死不变也。母亲乃是生我养我之人,养育之恩如天罔极,难道不体谅女儿之心么!朱子还解释此诗未及父亲的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只有母亲还在,一是要她改嫁并非父亲之意。而袁编对此诗此句泛泛而论,不但不得要领,且发生错误。即使真如现代学者所云,诗中主人公是一个追求爱情自由的姑娘,她追求与那垂发的少年自由恋爱,受到了母亲的反对,她发誓爱情已定,至死不变,《鄘风·柏舟》也不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啊!古人用词极为精确,明明未提及父亲,怎能随意说遭到“父母”的干涉呢!即使“女子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诗句中也没有“宁肯以死殉情”之意,她只是说“至死不变”,此与“以死殉情”决不能等同!“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此句充分表达了女子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念,只是希望母亲理解自己爱情专一之心而已。而袁编含糊论述,便成了“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全失诗人之本意。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一学期的古代文学课结束下来,感受颇深。这个课程呢,并不是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相反区别于应试教育,李士金老师选择让我们自己上台演讲,每个人有两次上台发挥的机会。针对同学们讲的内容,李士金老师不会去说我们的观点哪里不好,也不会对我们所做课件的内容做出批评。相反老师会选择将他的观点告诉我们,用他渊博的知识告诉我们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和书本或网络上讲的一样。此外在结束演讲之后,还会给予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同学针对演讲同学的课件做出发言。这样就确保了每个人都在认真听而不是单纯的听。用这种方式上课,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古代文学知识,还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的倾听能力,综合能力整体水平也相应提高。下面就拿自己做例子。本学期古代文学课,我主要讲了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和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李士金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讲课时间在五分钟左右,声音要洪亮,PPT上的文字要大。对于只有五分钟的演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首先你要选择重点来讲,其次重点是建立在很多的基础上,最后还要求自己用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语言表达出来。《种树郭橐驼传》与在我之前同学讲的柳宗元的《封建论》完全是两种风格。这时候我就想,除了讲解文本还可以从寓言方面着手介绍柳宗元。通过上网找资料,觉得柳宗元的寓言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庄子的寓言。在演讲的时候,因为前几位的同学花费的时间较多,这就更要求自己讲的更快一点,所以不到五分钟就将自己的课件讲完了。我记得李士金老师是这样评论的:“很好,内容简洁精辟,语速很快为我们的课堂节约了时间,但是以后你找工作面试的时候语速不能这样。”对于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在没学这篇文章前,总会觉得王安石是个大文学家,但通过自学本文,对王安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王安石除了是文学家还是一名政治家,而通过本文对司马光的复信以及网上搜集的宋神宗期间的背景,对王安石有了新的看法。执政者应该虚怀若谷,多听取意见,而变法中的王安石却让我看到了主观上的认知错误和为人气度的偏颇。通过两次演讲,自己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表达能力,相信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后能做的更好。有了这些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期末考试的复习更得心应手,充分的准备不仅对古代文学知识重温了一遍,更加重要的是记得了,比如谢灵运的山水诗,苏轼的四六成就,以及《红楼梦》,通过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激发了自己对古代文学的更多的兴趣。(0113150060 朱莹)
我分享的文学作品是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山水代表作《蜀道难》
李士金老师的课堂别具一格,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他把课堂交给学生,每人5分钟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锻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讲完后,李老师也会有感而发,加以点拨。之后全班同学对这些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他的课堂上,我对古代文学也有了新看法。他常说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真实的深刻的反映。学习古代文学,你会发现,就如陶渊明这样伟大的诗人,他的基因遗传结构也有缺陷,虽不为五斗米折腰,经常喝酒导致遗传生命质量下降,几个儿子多傻乎乎的。我分享的文学作品是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山水代表作《蜀道难》,我在课后查阅了很多有关李白的资料,而且到网易公开课上去看高校的李白公开课,也看了知网上的论文。在上台演讲后,老师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建议,“能够结合原文就更好了”。之后,我介绍了汤显祖的《牡丹亭》,吸取经验,结合文本,分析杜丽娘在《惊梦》中的青春觉醒,情感变化。在李老师的课堂,我收获良多,我铭记他的教育理念:教学要锻炼学生能力,做人要学会分享,不要嫉妒,等等。谢谢李老师让我“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0113150045 吴元)本学期第一节李士金老师的课至今想起来还是很深刻,我们是专转本升上来的班级,对淮阴师范学院的老师也不甚熟悉,所以乍一看到老师还是大大的惊讶了一番。蓄着长长的胡子,背着个布包,整个人透着种文人的气息,这在现代这种快节奏的社会很少见到。但是,当我看到我们的课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转念一想,仿佛异常的合适,仿佛就该是这样的。果然,当我们开始第一节课,我就喜欢这个老师。他的精气神感染了整个班级,他说不管回答的问题对不对,首先声音要大,此后1510班变得活跃开朗了;他博学多才,往往能从同学回答的话语中查漏补缺,然后话语一转,给我们讲述有关的其他内容;他会一拍桌子,声如洪钟:“这叫震卦”!后来我们知道这是在提醒我们集中精神。老师总结我们这本书说古代作品是社会劳动人民历史文化的反映,让我们按照顺序独自准备五分钟的作品选演讲,我的任务分别是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汤显祖的《牡丹亭》。在准备的过程中受益颇多,在之前我对峨眉山月歌的了解可能还受小学语文的了解,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但是鉴于老师的要求:不要去演讲些人尽皆知的事。所以我还是下了番功夫的,包括后期的《牡丹亭》。我发现去理解一部作品离不开它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像老师说的那句话。包括后期从别人演讲的内容中,也了解了许多的“冷知识”,尤其是有关红楼梦人物取名的内涵。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既新奇又会令听众印象深刻,实在是妙不可及。(0113150046 肖洁)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文学家传承文化的复杂内容值得探究。揭露官吏之罪恶。刘鹗曾在《老残游记》二集里说道:遇见驯良百姓,他治死了还要抽筋、剥皮、锉骨、扬灰。遇见有权有势的人,他装王八给人家踹在脚底下,还要昂起头来叫两声,说我唱个曲子您听听罢。这是揭露官吏的最浅的一个层次,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卑污苟贱的官吏行为,在李伯元和吴趼人的作品中主要是这些官吏的“现形记”。刘鹗当然是深知这些的。但《老残游记》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追求了一种更高更新的境界。作者在第十六回的自评中激切地说道:“脏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脏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睹,不知凡几矣。试观徐桐、李秉衡,其显然者也,《二十四史》中指不胜屈。作者苦心,愿天下清官勿以不要钱便可任性妄为也。历来小说,皆揭脏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老残游记》二十回只写了两个酷吏:前半写一个玉贤,后半写一个刚弼。本书认定的一个中心主张便是所谓“清官”是非常可怕的。这两个酷吏都自以清高自命,在处理案件时,不是就事论事,细意推求,而是凭主观感觉,刚愎自用。因而造成了无数的冤狱,草菅人命,民不聊生。玉贤到任不到一年,形式上他所辖下的地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实际上他自己做了“强盗的兵器”。所治的盗,“不是忠实乡民,就是被强盗胁了去看守骡马的人”,或者是强盗裁脏陷害的人。“至于真强盗,一百个里也没有几个”。不到一年,给他“站笼站死二千多人”,弄得曹州府的百姓连说话都深恐祸临不测。[4] 本期编辑:韩雪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63页。
[3]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
[4]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