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日记第一百零六则

12.20(冬月初三)星期三  晴

今日,家访继续,感触很大。回家后,立即投入转播讲座,饭也是小儿帮我端过来边转播边扒拉下肚的。讲座结束后,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收获,于是爬楼学习并大段摘抄整理成文。内容有点偏多(因为大段引用),因为唯恐丢失了华平老师讲座精华。烤着火做这样的事情,我忽然找到了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学习的感觉。于是,坚持做下来了。


透过“老王”看“教学内容”

——华平老师二区讲座内容(部分)整理及心得

泸县奇峰镇学校  徐金宏   

非常开心,我们正道语文已经成为全国影响力颇大的学术活动团队。平时怕打扰大家,所以静观时多,发言较少。但我每天都看到了大家的努力与幸福。其是我们管委会诸君的辛勤付出,比如本区区长每晚的“晚安“,让人特别暖心;比如,开娴组织的天天写作小组,让人特别兴奋!正道语文是我们每一个诚信诚意热爱语文、热心付出的语文人的共同名字!

上周六,在成都的部分正道语文人一块开了一个工作会,大家无比感动于正道语文中的无数个故事。

    借此机会,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主持申报的《正道语文:百年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坚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十三五"规划课题。这是我们全体正道语文人的光荣,大家今后在此课题引领下,有计划的前进!

大家记住,今后在发表论文时可以在合适位置注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正道语文:百年语文教育规律的探索与坚守“(课题号:FHB170592)“。若是个人参与,不需要再申请。你只要遵循正道语文精神写作的论文,我们将组织专门的力量或亲自给你修改,然后推荐发表。

若是你们所在单位需要集体参加,过段时间我们再组织大家申报,你们可以先给学校领导汇报一下。参与了该课题研究,我们将到参研学校进行具体细致地指导。

整理心得:华平老师的亲和力,相信大家都是有体会的。以肯定和表扬大家所做的工作开讲,无形中给了大家继续努力的理由。”度人”先得“度己“,其实就是在“逼”着大家努力提升自己。尽管或许我不在被表扬之列,但还是十分欣慰。

今晚我们研讨我执教的《老王》(永川版)。大家以研究的精神,完全真实的表达你的看法。表扬可以,批评也可以。我们为了语文,不拒绝批评,正如不拒绝表扬。

《老王》,是一个经典文本。我已执教了两个版本。《老王》(永川版),大家都已经看过了吗?今晚研讨四个问题:

1.看了《老王》(永川版)这节课,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老王》(永川版)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什么?

(请用最少的文字概括)

3.《老王》(永川版)这节课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看了《老王》(永川版)这节课,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进行。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看了《老王》(永川版)这节课,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能用一句话概括看课地体会,是一种提炼概括。我希望,和大家一道既提高上课水平,也提高看课水平。

看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堂课,我们首先需要学会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这就是整体感知!先获得整体印象,再进入局部研读。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老王》(永川版)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什么?(请用最少的文字概括)

大家提炼的有:

1. 情感自然流露。

2. 读书方法,善于从不寻常的细节中挖掘文本深意

3. 以语境观词语

4.愧怍

5. 通过理解关键句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6. 感受情感,学习方法

7.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给方法。以一篇教一类

8.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

9.“在语境中理解词句”

10.教学生理解特定词句的方法

11.反常之处解愧怍

12. 不幸与幸运

13.引导学生习得一种文本阅读的方法

请大家用筛选法,看看哪一条不是和心教学内容?请简单说明理由。现在我来稍加讲解,什么是核心教学内容?

整理心得:如果说今晚华平老师是要给我们普及“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我想也不为过。但如果他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今晚,我给大家谈谈什么是教学内容吧。”估计会吓跑一部分一谈理论就头疼的老师,比如我吧。但他没有这样,而是整理出大家互动而生成的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作为引子而引入理论知识的普及,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具体到课堂上的“教什么”,我们称之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成了一纸空文。

  “教学内容”不同于“教材内容”。不少语文教师常常把课文当作教学内容,其实课文只是教材内容。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语文”,或者说是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需要教的东西,既在课文里,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如字、词、句等;也在课文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才能看得见、感受得到,如作者的意图、谋篇布局的匠心,甚至某个词语、某个句子、某个标点的妙处。

当然,课文外的东西,蕴含在课文里,是从课文里长出来的。这需要教师增长学养、放出眼光,才能看得清楚,并进而引导学生去看见,去感受,去理解。

    就一篇课文的教学,或者一堂语文课来说,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核心教学内容和辅助教学内容。

1.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从性质来说,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语文课之所以是语文课的理据所在。所谓“教成语文课”主要就是要教这些内容。

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的熏陶,多元文化的体认、包容,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分工合作”。正如叶老所说:“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 而语文课更有利于、更便于教学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更要勇挑重担,有意为之。

    但是,如果把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从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中剥离出来,甚至无限放大或强化,就会异化语文课程;同时,也会对思想、情感、审美教育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这些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完成语文课程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

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运行模式:

上图显示,语文教学过程中显性呈现的应该是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并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过程;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应该渗透或包含在本体性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是皮,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课的教学组织理路应该是:让学生明确理解需要学习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通过反复实践,达到在其他语境中迁移运用的目标。

    遗憾的是,时下的语文课在二者关系的把握和处理上恰恰是颠倒的。不少教师上语文课常常以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即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为主要目标,以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主线组织教学,而把本体性教学内容当作点缀,采用穿插、添加的方式渗透在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中。学生所获往往是一个笼统的中心思想和一些零散的、忽明忽暗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升也是似有实无。

    语文课之所以会上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社会课、生命课、美学课、哲学课,其根源和当下语文教学实践中颠倒了本体和非本体这两类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

    同时,我们又必须明确,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不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最具有综合性,它对学生思想、情感、审美以及文化传承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些教育任务。

1.   

核心教学内容与辅助教学教学内容

从功能和价值来说,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核心教学内容与辅助教学内容。“核心”是不可替代的意思。一堂语文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这堂课不可替代的教学内容,是文本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学生语文素养在这一课不可替代的增长点。

    毫无疑问,语文课的核心教学内容应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但不是所有本体性教学内容都能够成为一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核心教学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最独特的表达形式,二是走进文本的路径与方法。

  辅助教学内容,是在一篇课文的教学或一堂课中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其一,引出核心教学内容,如一堂课开始对预习(生字词)的检查;其二,铺垫核心教学内容,如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其三,运载核心教学内容,如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看来,辅助性教学内容,既有本体性教学内容,也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要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就要精心提炼教学内容,区分清楚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优化核心教学内容,安排好辅助教学内容。四者之间的关系大体可以表示如下图: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本节课的核心教学教学内容就显而易见了。第一句话”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第二句话”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文本解读的路径与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耳熟能详,可是却往往没有落到实际教学中。

整理心得:这部分内容,华平老师从两对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来引导我们走出一些误区。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从性质来说,可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功能和价值来说,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核心教学内容与辅助教学内容,并分别对四个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图文并茂,有助于理解。普及理论知识的目的应该说是达到了的。郭咏梅老师就说她今晚学到了四个专业术语。

  好。大家来看第三个问题:3.《老王》(永川版)本节课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四个环节:

一、检查预习,探测学情    二、拈精撮要,暴露矛盾

三、传授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时小结,总结方法

  我们换一种思考角度:这四个环节可以去掉一个吗?可以加一个环节吗?四个环节可以交换顺序吗?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设计教学环节就功力大增!

整理心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也可以用在这里,真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就功力大增!“此”诱惑力“非同一般啊!华平老师紧紧抓住我们听课人的心理,你不紧跟着步子沉入思考都不行,除非你不想”功力大增“!

    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浅层学习的状态,要进入深度学习的层面。深度学习的特征:一是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二是与已有知识互相关联,三是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五是多方面思考,学以致用。

师:好,请同学们再回过头来看。“愧怍”就是“惭愧”,是指理亏、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儿而感到不安。但刚才同学们也说了,老王的“不幸”是什么呢?他有残疾,无生活来源,无亲人,无组织。

请同学们注意,这里有了问题,出现了矛盾。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发现问题的请举手。

(无生举手)

师:作者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老王瞎了一只眼和“我”有什么关系?他的眼是“我”给戳瞎的么?(众生笑,摇头)不是!那“我”为什么要愧怍呢?

老王生活没有着落,是“我”造成的吗?(众生摇头)不是。那为什么也要愧怍呢?

老王没有亲人,是“我”造成的吗?(众生摇头)不是!那为什么“我”要愧怍呢?

老王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是“我”造成的吗?(众生摇头)不是!那为什么“我”要愧怍呢?

发现问题没有?(众生重重地点头)发现了。像老王的那种情形,残疾,无生活来源,没有亲人,没有组织,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时候,一般会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众)同情。

师:是啊,我们都会同情的,我也会心生同情。一个正常人,面对老王的处境,内心深处的感情都应该是同情。但是作者却在文本末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我们理解了,是因为理亏、做了错事而惭愧,心里不安。那很明显,上面所说这些方面都不是“我”造成的,我就不应该因此而惭愧,而心上不安。

(众生点头)

师:由此可见,这一个句子里面的“不幸”,就不是我们刚才理解的那个层面的意思,而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老王的“不幸”到底跟“我”有什么相关?跟“我”相关的“不幸”,“我”才会“愧怍”。

    大家再看看上面这个教学片段。这是把学生原有的浅层次的思考给逼出体外,逼到墙角。这时,再来思考:老王的不幸到底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们读书,也需要发现这些潜藏着矛盾,不要停留在与学生一样的认知上。最怕的就是学生懂的使劲讲,如老王瞎了一只眼、没有亲人、没有组织、没有生活来源;学生不懂的,教师也不懂,如老王的这些不幸与我的幸运有什么关系。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文本中”不幸“与”幸运“的相对性,这两个关键词是相对的。老王的”不幸“是我给予的,我的”幸运“是老王给予的,”愧怍“才能逻辑地成立!

    解读文本,尤其是散文,要”向内看“,不要轻易滑到文本外。文本中的人和事,与文本外的人和事不完全相等。大家熟知一个理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关于老王的解读,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一篇解读文章《”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一上网即可查到。也许会解答你的一些疑惑。

整理心得:“最怕的就是学生懂的使劲讲;学生不懂的,教师也不懂。“这句话很熟悉。王荣生老师也曾这样谈过。但我曾一度困惑于我们如何判断学生懂了些什么,不懂什么。这也是我对学情的把握的一个盲点。后来我似乎明白,了解学情,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来进行判断,只是我个人反应有点慢,也或许是没有习惯如此现场运转大脑这部机器而快速作出判断。慢慢来吧,正如大连年会上华平老师有感于”秦风四人组“的学习经历而号召我们“许自己一个十年、二十年”一样,给自己一点努力的时间吧。

    现在,我们讨论第四个问题:4. 看了《老王》(永川版)这节课,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看了别人的课,一定要有点想法。比如,去把他拉下来,自己去上。需要三思,反复打磨、提炼,让教材为我所用,”教学生学语文“。大家空了就可以多读读”正道语文“的有关论述文章。在”授鱼“的过程中”授渔“。

高中已发表的有《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有《氓》《琵琶行》《合欢树》。《合欢树》是上周一在重庆上的。

以上所说,只是我个人的。其实不少老师都在努力追寻正道语文规律而上课。

整理心得:“看了别人的课,一定要有点想法。”这句话呼应了讲座开头说的希望“和大家一道既提高上课水平,也提高看课水平”。的确,看课(观课)也是一门技术活,看什么、怎么看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授鱼“的过程中”授渔“是一种理想境界,或许今晚华平老师给大家作了一个好的示范,悟性好的老师甚至已经学会了这个绝招。


总的来说,今晚的讲座是一次理论知识的普及和结合《老王》(永川版)的详细分析,或者说是通过《老王》(永川版)的案例分析而普及“教学内容”相关内容。很受用!



                                             

2017.12.21凌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基本原则 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陕西 宝鸡721004) ...
    曹公奇本真语文阅读 11,730评论 1 33
  • 离开学还有一天了 题材不是喜欢的小清新 和 玄学类吧 是战争片吧 很像 long long time ago看过的...
    川枝阅读 1,046评论 0 1
  • 【蜕变新生】20170613学习力践行D90:1、英语,继续鹅妈妈。 2、古诗,娃自己指读《村居》《九月九日忆山东...
    高汝鑫阅读 1,449评论 0 0
  • 每日推荐: 每日一歌――陈晓东《曾经》 每日一影――查基亚特·萨克维拉库《暹罗之恋》 每日一诗――杨万里《闲居初夏...
    萨拉芯雪阅读 1,917评论 0 0
  • 经济学不是一门仅仅和钱有关的学问。经济学是参与陌生人大规模协作的思维训练。 经济学内在的难度原本就高,再加上人在经...
    凛子哥阅读 3,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