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夜深,已到子时,正当农历腊月十八,窗外一轮圆月当空,将银色月光洒落一地,看远处近处,高楼低屋,皆披上一层银辉,坦坦荡荡的月色中,我写完《清晨热线》初创的回忆《犹记兄弟姐妹情》,发到微信朋友圈,仍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似乎窗外的一片月光,仍牢牢维系着时光隧道中那段难忘的记忆。
时隔两个十年,风雨烟云,斗转星移,仍割舍不掉那段经历,这是一种多深的情怀啊!
对《清晨热线》有着深厚情结的人,何止我自己?那是几代《清晨热线》人,是关爱、支持、呵护《清晨热线》的领导者,是广大《清晨热线》的听众们。昨晚刚刚把《犹记兄弟姐妹情》发到微信朋友圈,信息反馈即纷至沓来,由衷感叹者有之,深情回忆者有之,更有微友湿润了眼眶,掉下了眼泪!当年的小妹妹、如今已是邯郸广播电视台副总编的孙国红,看完后浮想联翩,写下"感谢延宾老兄的回忆,字字情,句句意,圆了我这个虽有心却笔懒之人的梦想。难忘我们共同拥有的那段时光。芳华永存。"
这篇文章在《清晨热线》的现任负责人、主持人与编辑、记者中也引发了热烈的议论,副总监梁静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位有性情的女孩,她说:"仔细读完,不禁眼眶沁润,这就是《清晨热线》人啊!我们是有使命有责任的啊!论起辛苦,我们的前辈更辛苦,每一代《清晨热线》人皆应如此。前辈给我们打下的江山,我们必须要守好呵,这不仅仅是这档节目,其中赋予的意义更多,《清晨热线》是邯郸人的《清晨热线》。"
《清晨热线》特邀记者、原城管支队纪检委书记学杰感慨地说起《清晨热线》记者的担当与责任:"当我们到了离开(清晨热线)的时候,回忆一下过去,不应留下遗憾,一定要问心无愧,这就是担当。"文清与晶晶等现任主持人、记者也都倾诉了要把《清晨热线》的火炬接过来、传下去的强烈愿望,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我曾经的新闻同仁、网名"风筝"的兄弟看到这篇文章,十分激动,他要言不繁,一言以蔽之,用"相逢是首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是啊!相逢是一个缘份,相逢是一种际遇,相逢更是一首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二十度寒来暑往,二十载春夏秋冬,有多少如歌的往事萦绕心头!相遇是一首前途逢知己的歌。茫茫人海,熙熙攘攘,人一生中阅人无数,为什么偏偏遇上了你?想我20多年前初来乍到市电台,遇到了播音像唱歌那般好听的张华,遇到了待人如兄长的赵新河,遇到了聪敏和善的孙国红,遇到了沉毅稳健的杨力科,性格不一却追求相同,大家在一个锅里抡勺子,一个屋檐下吃饭,一起经风历雨,荣辱与共,为了工作有过争执,有过理解,有过交心,共同的目标一一办好《清晨热线》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奋斗,我们流汗,才共同奠定了办好《清晨热线》的基础,让《清晨热线》一路上扬起风帆,乘风破浪一路前行,这不是一首歌么?
相逢是一首相濡以沫的歌。1998年以后,重新组合的《清晨热线》节目部,我与黛梅成了搭挡,早在《百业大观》节目,她与向东就已经名扬冀南,她的一个橄榄枝把我召回《清晨热线》,从此我们在一起共同奋斗了10年,采访中我们经霜历雪,《清晨热线》在我们手中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光荣称号,期间我们经历了几度风险,几多荣耀,我们有过争吵,有过抗争,但更多的是为了邯郸百姓的几多付出,为了百姓,我们曾遭遇黑恶势力的几度谋算,但她以一介嬴弱的女子之躯,我则以男兒的刚强意志,抵挡住恶势力的嚣张,捍卫了《清晨热线》的荣誉,赢得了百姓的赞扬。还有那位小兄弟晨光,跟随我走遍了冀南的山山水水,踏冰卧雪,栉风沐雨,不畏劳苦,不惧风险,吃了多少苦,熬过多少夜,无怨无悔,勇往直前,很少有这样的年轻人为理想与信念这样地执着。一蒙、雪辉两位年轻搭挡,为理想与信念来到《清晨热线》,他们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这档节目,工作不计时间,夜以继日,不辞辛苦,在2003年"抗击非典"一线,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采访、播出一期期优秀节目,让听众为之好评如潮,让《清晨热线》常葆青春。
在某种意义上讲,《清晨热线》又是一首青春之歌。几代年轻人,来时光彩照人,离开时已是一头华发。从张华、杨力科、孙国红、席浩明、靳宝江、李玉忠到孟婕、郭晓冬,再到黛梅、刘云、雪辉、一蒙,经历了无数磨砺,风霜染白了他们的双鬓,有的已过早地刻上岁月的刻痕,是他们在岁月之河中搏击风浪,才让《清晨热线》永葆初创时的青春,这不是一首青春之歌么?
《清晨热线》是一首火炬接力之歌。从创办之初到风雨廿四载,领办人換了6任,却不忘初心,处处为民,大家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万变不离其宗,时刻把百姓冷暖挂在心上,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把新闻工作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沤心沥血,一心扑在工作上。刘云,是《清晨热我》第五任领办者,这位我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女孩子,有着与我一样的倔强性格,不屈不挠的刚强,她挑起《清晨热线》的重挑,正当新老交替,主持人与编辑、记者队伍青黄不接的时候,她扛鼎前行,殚精竭虑,在经费与人力都十分困难的时候,扶持起一个又一个主持人与记者,在一种意义上看,她是《清晨热线》的守业者,她艰难的步履,本身就是一支成长、守业之歌。
相逢是一首歌,在《清晨热线》廿四年的路上,我们有幸相逢到知晓这档节目,呵护这档节目的领导者。张志军,不仅是《清晨热线》的知音,更是《清晨热线》的护花使者。这要追溯到1995年他任电台专题部主任时,那时他不直接抓《清晨热线》工作,却对《清晨热线》注入极大热情,他联系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多方推介《清晨热线》,他担任邯郸电台台长后,对《清晨热线》关爱有加,调派得力人员,增加采访设备,他曾深情地对我说:"《清晨热线》就像一个孩子,你是看着他一天一天长大的。"但这毋宁说,《清晨热线》就像一株花草,张志军就是一名护花使者,他注入心血,精心浇灌这株邯郸新闻战线的奇花。《清晨热线》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他花费了多少心思,耗费了多少气力,也许只有我了解他。
一群性格各异、情感不一的人,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为了一个目标,相逢在《清晨热线》,尽管职位不同,年龄有别,尽管恩恩怨怨,风风雨雨,但大家在办好《清晨热线》的共同目标下,碰撞出夺目的火花,开放出艳丽的花朵,这样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不也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正气之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