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一有风吹草动就不淡定的你
~读《如何才能不焦虑》
种种的“怕”都会引发你的焦虑,但越焦虑越拖延,越拖延越困难,越困难越焦虑,形成一个死循环。
如何才能摆脱焦虑,活的更轻松呢?
《如何才能不焦虑》是一本针对心理学门外汉的自助书,笔调轻快,逻辑明晰,可以真正帮到那些被焦虑困扰的人。
有效的缓解焦虑情绪,淡定从容对待生活
1.焦虑的源头是恐惧,到底哪几种恐惧是焦虑的主要来源?焦虑的成因是什么,怎么用最简单的公式来展现它。
2.两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沟通与设立边界,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焦虑。
3.一个远离焦虑的系统办法,克服深层次的焦虑和恐惧。
一、直面恐惧,直面焦虑的原因。
当你感觉到威胁存在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有时候,威胁仿佛具有危及生命的力量;有时候,威胁产生的焦虑只不过是对于未知前路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恐惧感,它总是指向未来的,也总是在传递危险信息。
构成焦虑的第一个要素是威胁,也可理解为害怕和恐惧。
导致焦虑的三大恐惧:
第一种是对资源不足的恐惧,比如说缺钱。为什么大家都害怕缺钱呢?因为金钱资源可以给我们一定的物质基础。金钱不足,会让人选择受限,心生挫败感,更会因为基本的生活没有保障而担惊受怕。有钱意味着选择自由,不会因为缺钱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由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金钱对于一些人又等同于成功和自我价值感;而对大多数人,金钱也代表着安全感和安宁感。因为金钱能买到资源,这里说的资源并不局限在物质上,还有时间资源、精力资源、学习资源等。时间不够用,精力总是达不到,想学得更多但消化不了,这都会触发我们的焦虑。
第二种是对未知的恐惧,比如说要换新工作或者去另一个城市生活。人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天性中渴望安稳。未知意味着不确定性,自己的生活现状可能随时面临被打破的风险。虽然未知的事物会包含一些机遇、积极向上的东西。但通常我们会对此视而不见,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有可能带来破坏、压力和威胁的东西上。
“走出舒适圈”正是克服这种恐惧的表现。
第三种是对拒绝、否定的恐惧。这个就更常见了,比如老板对你的评价不好,你心仪的对象会拒绝你等等。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意味着我们的价值感得到了肯定。被拒绝和否定会让我们内心感到很难过,自尊受挫。
拒绝和否定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要承担的后果。这种后果往往在脑海里无限放大,加剧我们的恐惧感。
焦虑的第二个要素:关切。没有关切,就不会焦虑。关切是指对人或事的在意。如果这份工作毫无意义,你还有其他好的备选项,那你对它的指望就不会那么多,失去它也就不会那么焦虑,反之,则大不相同。
焦虑的公式就是:焦虑=威胁+关注。你可以回想一下,最近经历过的让你感觉焦虑的事情,你所关心的东西和你觉察到的威胁是什么。
我们知道,焦虑源于你关切的事情受到了威胁,人际关系会是一个重要的焦虑源。现实生活中,你控制不了那些你爱的人们,你能做的只是恰当地回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