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號的平底、無孔眼的簸箕在閩臺部份、潮汕有部份稱為“ 筊櫪 ”[ka-liah8]。最早不知何字,我也記音打為“筊掠”。
“筊櫪”在東山日常生活多做為晾曬用的器具或在結婚、牽出花園等民俗活動中使用。我個人認為直徑大概要有一米多以上的才能算真“筊櫪”。
也有些方言辭典中後字記為“竹/歷”(上下結構),手機中無法打也顯示不出;該字應為較早的方言替字,《漢語字典》其中記【閩】𥷒子:曬物用的席子;但《康熙字典》中未見收記。我見有字旁“歷”是否為中古錫韻或不超出梗攝的字;便在錫韻字中看到了“櫪”郎擊切,又《正韻》蠶薄曰櫪。
郎擊切,即來母梗攝錫韻,閩南白讀[liah8]。
梗攝等中文讀[ek]([ik]漳廈等,[iak]泉等)都有白讀[iah];如錫韻:錫、壁、糴…,其他梗攝字:益、隻、刺、易、僻、摘、拆、額……。
“蠶薄”亦“蠶箔”,竹葦所編的養蠶器具,有方有圓;也有稱“曲薄”。“箔”即是簾子,也有養蠶用的篩子或席子之意。養蠶用的席子或不分方圓的篩狀、簸箕狀的器具有叫“櫪”;反推“櫪”不就是閩南口語中這大簸箕狀、大盤狀,底部如席子的東西嗎?可見音意皆合。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十三.蠶桑.蠶事圖譜》:「曲薄,承蠶具也。」或稱為「蠶箔」、「蠶薄」。
前字讀[ka]我個人感覺只是詞頭(詞前綴),用“筊”也挺好的反正屬於篾器;閩南口語中編織器、動物、植物、生理動作名稱上詞頭都有用到[ka]的。
***藍色字為音頻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