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直是古代文学家们的灵感爆发期。“悲哉秋之为气也”,我们感知的秋天多数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气质。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诗人们的诗句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如果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辞藻就要空洞许多:“冷啊!冻得我脚冰凉!”
秋风乍起,寒气下降。九月刚过,秋天的寒意就准时出现在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天冷了”的问候是秋天开始的标志;“多穿点”的寒暄就代表着低温天气正式走上舞台。
事实上,秋天的冷并非天气、温度上的冷,更多的是时节变化,我们气血亏空、五劳七伤的身体无法及时适应和调整,所以才会感觉到格外得冷。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更多科学权威的养生理念更加容易被人们获取。针对体虚体寒导致秋季手脚冰凉的情况,也有着不少养生妙方。但是说到底,不过是一句“有钱吃补药,没钱泡泡脚”的俗语。虽然听起来扎心,但可别小瞧泡脚的威力,简单的泡脚却是秋冬养生的超级法宝。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泡脚的好处和妙招吧!
秋季泡脚的益处
脚承受着身体所有的重量,劳苦功高却“待遇极差”,大量对于身体有益处的穴位都藏在脚底。俗话说“寒从脚底生”,这是因为脚底处于人体血液循环的最低端,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好的情况。加之当代人普遍体虚,身体容易被寒气入侵,经常用热水泡脚有利于改善脚底的血气循环,具有驱寒保暖之功效。同时泡脚也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全面地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秋季泡脚的妙方
活血妙方:丹参、赤芍、泽兰、王不留行、当归、大黄、牛膝、川芎。
《黄帝内经》中,有着“全身循环在于气血”的观点。现代中医学科也把血液循环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对于我们养生达人来说,活血化瘀,促进血液流转循环可谓好处多多!尤其是对工作中要长时间行走、站立的人群来说,一天下来经常会有脚部、小腿浮肿的症状。这时候用这个方子美美地泡会儿脚,快速消肿没烦恼!
除湿妙方: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
当代人养生路上的头号敌人就是湿气。看一看养生知识,发现湿气诱发了90%以上的病症;数一数自己身上的症状,竟然全部都是和湿气有关!湿气过重会导致体虚、失眠、肠胃不适等等不良反应。除湿是全方位的战斗,泡脚养生当然不能缺席。用一些温性、祛邪祛湿的药物,从脚底开始赶跑湿气吧!
助眠妙方:五味子、川芎、石菖蒲、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
白天打瞌睡,半夜不想睡!现在人们普遍有着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而失眠影响的不仅仅是工作效率,还会导致神经衰弱、五脏不和、肾虚缺血、耳鸣脱发等等不良影响。这些症状随着秋天到来可能会更加严重。还不赶快把泡脚养生提上日程,每天晚上花半小时,把脚泡上一泡,又舒服又享受!
秋季泡脚的禁忌
泡脚好处多多,但是过犹不及,如果不注意泡脚养生禁忌,也容易出大问题。泡脚时要注意:水温不可过高,在45度左右即可;水量不可太少,要没过脚踝;时间也不可太长,最多半个小时。泡脚同时建议听听音乐,让身心得到放松。泡脚后不可立即入睡,建议做一做脚部、小腿的按摩,能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或低血糖患者、孕妇这些群体泡脚时一定要注意水温、时间等因素,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老祖宗们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健康生活的宝典,简简单单的泡脚里面有着非同寻常的大智慧。都说现在的我们一边燃烧自己去挣钱,又一边花大钱来养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用更健康的方式工作和生活,也可以用更经济节约的方式去养生。秋天泡泡脚,冬天随便跑。这份泡脚养生的宝典,你get到了吗?你还有什么有关泡脚的妙招、趣事想要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