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穷养儿富养女”
可是现实生活中,因教育观念或者物质原因,不得不在“穷养”中长大。
苏芩说:“女人就是要富养自己。你身上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亏待出来的,不想被俗世浸透,那从现在开始,先爱上自己。”
1
她的家庭条件不好,
她从小就被灌输:
“咱们家庭条件不好,一定要节省。”
“不要和别人攀比,家里条件不好。”
2
她从小住在老旧宿舍楼中,
没有带同学朋友回过家,
没有过零花钱。
3
有一年,爸爸给她买了一个学习机,
妈妈说:
“她又不学,买这个浪费钱。”
爸爸反驳:
“学不学是她的事,可是孩子要有用的。”
那是她为数不多被“宠溺”的时刻。
4
因为总被灌输着这种思想,
以至于她买贵一点的东西都会有一种负罪感,
遇到优秀的人时会感觉自己配不上对方,
自卑在她心里深深的烙了个印。
5
她的家,也经常因为钱的问题发生争吵。
所谓的“尊严”让她的父亲不肯低头认错,
而她却看出了大人们那拿不上台面的那一面。
她意识到,
家,有时候并不是那个遮风挡雨的港湾。
有的人从小到大经历的风浪就是从那个所谓的“港湾”冲涌而来的。
6
她逐渐长大,明白了要努力学习 。
有时得到好名次,却换到一句:
“你要有出息,弟弟妹妹还小,以后都要指望你。”
她知道这其中的意思,
明白了自己将来的压力。
所以她那时候起,就不太再听父母的话了。
毕竟,自己的人生都过不好,凭什么能教导他人的人生。
7
大学毕业后,她去了另一座城市工作。
希望自己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却没想到自己被“穷养”的后遗症显现了出来。
月薪达一万的她,可以为了装扮自己直接划掉七八千。
她只是想弥补自己曾经的缺失,
有一些东西,她从来都没有得到过。
网上有人问:
“你过年为什么不回家?”
有一个高赞回答:
“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颠覆家里的世界,也不愿意忍受那个世界。”
不知道这份不愿意忍受将来是否会成为遗憾,但是这种家庭出身的人,如果和家庭保持一定距离,那么一定会反方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