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学会走路,我上班前,他紧紧地抓住我的衣服,不肯松开,说“我不让爸爸走。”
儿子进幼儿园,看他跟着小朋友一块走进去,我知道他要进入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又喜又空。
儿子读小学,我站在校门口,看着胖胖的他,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看着“孩子能自立,家长请留步”的牌子,知道一个上午或下午都不能随便见他,有些怆然。
再后,儿子继续上学,读晚自习,要很晚才能接他。晚饭便只有我和妻一块吃了,看着餐桌前空着的他的座位,好一段时间,吃不下什么东西。
陪伴,是一段看起来很长却又很短的路。
当整天陪着和他作伴的时候,烦他这烦他那,甚至心生厌倦,但当陪伴融入生命,才发现陪伴其实并不需要诉说,不需要表现,甚至连眼神手势都不需要。
陪伴,是一种生命存在。因为陪伴,生命璀璨;因为陪伴,生与养融为一体;因为陪伴,分离变得魂不守舍,萦回梦牵。
儿子,渐渐长大,离开我们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陪他的时间越来越短。
每每陪他,总想这还是长的,以后随着他成长成人,这种相聚会越来越少,陪他会成为一种奢望。
对儿子如此。作为子女的我们,在父母眼里也一样。
当年,他们在田里忙碌,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他们不是在劳作,就是在鼾声里,生活的担子实在太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牵我们手的时候少一些,但当我们大了,他们老了。
他们步子开始缓慢甚至蹒跚的时候,我知道妈妈和我小时候一样,也需要陪伴。
有时间和他聊聊过去的事儿,村里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什么村南的老井,井南的大坑,还有村里唱戏的一走,常常有一些年轻的姑娘也跟着跑了,即使那唱戏的是个盲人--
说着这些,妈妈回到了过往的年代,我也回到了童年。就像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过堤坝,走过田埂,走过河边的沙地。
妈妈眼里泛出青年的晕彩,我的心里也泛起幼儿玩乐的欢喜。
陪伴,实在太短。但有时在短短的可以陪伴的日子,我们却没有珍惜,相反总以为有的是明天,有的是日子。于是当我们出发的时候,才想,妈妈的电话是不是好用,wlan是不是又被不慎关闭,前天想起的要嘱咐他的事竟然因为工作忙碌给忘到脑后---
明日复明日,日子长着呢。但遥远的明天,长与短又与我们有何关系,有关系的是今天,是当下。
前路固长,最亲还是脚下。
陪伴,生命中不可或缺,最早是父母陪伴我们长大,再后是我们陪父母变老。
中间自然还有夫妻相伴,朋友相伴,亲戚相伴,同事相伴。无论哪种都是一种陪伴,正是一个又一个的陪伴,我们从呀呀学语到奔驰如飞,从无思无虑到忧心忡忡,满头黑发到黑白相间再到白发苍苍直至成为一片荒原。
陪伴,就像喜欢文玩朋友们手里的核桃。握在手里,不时抟转,闲了在路上转,在公园里转,在转的过程中有了我们的体温,有了我们的油腻,有了我们的注视,有了我们的忧思,有了我们的喜怒,随着日月的轮回,陪伴的日子就像文玩的包浆,与日俱增起来,也因此我们变得不可分离。
陪伴,无论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都像一首歌,旋律很优美,一旦奏响,就要时时把握好节奏---让悠扬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