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刚参加工作,初踏入教师的队伍,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小W是隔壁班上的孩子,单从文化课成绩来说,她是全班倒数第二;若论才艺,她是全无产品。可以说,在她身上几乎找不出什么闪光点来。
我是她的语文教师,所以我只关注她的语文学习状况。每日的古诗文默写,她总不能全对,每次总要到办公室额外背诵重默才勉强默出;上课回答问题,总不见她的身影,甚至于上课,也总不见她抬起头,与老师的视线相遇;课后的语文作业,总不见她全部做出,如果哪天她的作业做得很好,全部做出来了,那也一定是抄了参考答案。
但是,我又不得不注意到她,因为她总是很认真,我的每一个任务她都会认真地去完成,虽然总是要双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每次见到我,虽然以低头的模样较多,但是在不经意间于我视线碰撞的时候她总是笑眯眯的,眼睛完成一弧月牙。
她的班主任任老师说:这孩子,我们还能苛求她什么呢?每一个孩子,只要他认真在做,这就足够了;另外,孩子的自信也是需要培养的,每天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人也会开心。
面对着小W,我想自信是在是太需要了。我说:古诗如果太长,你可以自己决定分两次到我这里默出;古文如果太长,你也自己判断要分几次才能背出;作业如果太难,你根据自己的情况把自己能做的题目争取都做对。
每一次,我都抓住机会尽可能的表扬她:
今天你默写全对了呢!
恭喜你,这篇文章背出咯!
这次的作业正确率很高哦!
这篇文章你写得真好!
每一次,我都想着法儿鼓励她:
你笑起来眼睛特别好看!要多笑哦!
课堂上你要看着老师哦!
即便如此,课堂上小W会把头抬起,目光与你交流;虽然,平时在校园相遇,她会微笑着与你打招呼。但不可否认,她整个的人所散发出的,是深层的自卑与内向。我想,或许这就是所谓学困生的状态吧,因着成绩的低迷,他们无法也学不会成绩优等生的那份自信。再看看其他的学困生,大多数的他们总是如鸵鸟般,永远地把头埋进他们脖子的深处。
直到几年后的某一天,我行走在横街的街头,在镇政府门口与小W不期而遇。她与一女伴迎面向我走来,长发、短裤,穿着与社会上外来务工女子无异,她与她的伙伴热情洋溢地说笑着,但她整个人散发出来的,却是与初中阶段截然不同的气质:热情、大方、自信。
忽然间,她给我的感触是: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看着如此自信洋溢的小W,对比初中时期那个几乎大部分时间都低头的小W,一股深深的悲凉漫上心头:整个初中三年,对于小W的人生而言,这是一份多大的沉重!我们的初中教育,到底带给孩子什么了?
蓦的想起民国大学者钱钟书先生,他也并不愿怎么提及他的初中时代,严重偏科的他,初中生活于他那是一种怎样的压抑啊!
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真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走学业的道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初中已经无法接受高难度的学科教学生活。
从孩子长远的一生来看,或许在初中段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或许这样的教育对他们而言更有切实性,也更有助于他们身心的愉悦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