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峰这个“85后”领衔的幻-方-量-化旗下的“深度求索”公司在农历年和公历年前夕推出了两款Deepseek,一下子引爆了人们对AI的浓厚兴趣,以至于连40、50岁的大嫂和50、60岁的大妈也是跃跃欲试。一般来说,这个群体因为忙做不完的家务事而对新生事物相对迟钝,比如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候,沪上就做过“百万妇女网上行”的普及活动,把这批人作为最后攻克的对象,现在连大嫂级乃至大妈级的人都自发地在学习AI,看来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入人心。
我等老朽,同样不能自甘落后,也需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会使用电脑的人就更少了,拥有电脑的人就更少了。当时一个从东瀛留学回来的人捐赠了一台电脑,那么多人就一台电脑,就放在了我和另外两个领导组成的办公室,我们三个人谁都不会弄,平时要打印啥东西,都是到7楼的打字间出钱请人打。岁月蹉跎好几年,压根就没有摸过办公室的这台电脑。到了2001年,我就自己花了八千元买了一台台式电脑,然后买了好几本如何操作的书,就这样摸摸打打在不断的操作中学会了基本的应用。
前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2020年和2022年有比较多的机会是在线上交流,特别是2020年年初开始的几个月,突然说交流在线上,一下子很不适应。记得那时候短短几个月就自学了七八个线上交流工具的使用,技不压身,咱们现在时不时也会运用这些工具,毕竟远程交流和线下聚集相结合显得机动灵活,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出席率。
ChatGPT出来后,各种大语言模型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咱们国家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开发出来的就数以百计,总体上各有千秋,在AIGC方面的确比较方便。Deepseek的横空出世,由于其开源、免费、推理等多方面优势,短短两个月就风靡各行各业。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最好是把它和其他的应用结合起来使用。
我最近在手机上,在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脑上就一下子安装了好几个应用,也在尝试把它和其他应用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完美嫁接。就说常用的PPT制作,我就用Deepseek或豆包形成基本的PPT制作方案,然后复制黏贴到kimi那里,让它去生成PPT,速度忒快。再比如,基于图片生成视频,豆包自己就可以完成,如果是用文字生成视频,就可以用Deepseek或豆包生成文案,再由剪映或即梦完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