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部
1、尺泽:通窍(尤其是鼻窍),开肺气
2、合谷:向外打开
3、内关:情绪堆积
4、外关:能量堆积
胸腹部
1、膻中:精神层面堆积
2、心下(鸠尾):情感及气血堆积
3、中脘:很补的穴,补中焦,气血层面堆积
4、神阙:即有中焦也有下焦,沟通表里。安神,可贴敷(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
5、关元:脐下3寸。补下焦、补元气很重要的穴位。适合精神动荡得厉害的人。阴中之阴。
6、天枢:正中线旁开2寸,平肚脐。推动中焦运转,中焦相对瘀滞的人
下肢部
1、足三里:运转中焦
2、三阴交:活血化瘀,妇科穴位,类似益母草。学分瘀滞的人都可用,男女均可。三条阴经交汇之处。
3、承山:降气,补
4、昆仑:四肢末,阳经。类似解表药,打开表气。
5、太溪:阖收,降气,补下焦气。
6、涌泉:阖收,降气。适合敷贴、艾灸。
7、太冲:情绪出口。
头部穴位:百会、风池、风府。舒缓头部压力,梳头。
背俞穴:属里气,阴中之阳,可通达里气,补虚泻实。
便秘:敲小腿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