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都... (都江堰3)

岷江。

长江的支流。

长江流域

四川盆地以西就是川藏高原了,海拔高,多山川。

岷江出于岷山,顺流而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俯看岷江

泯江未入都江堰之前,流经高山峡谷之地,两岸陡,中间窄,水流湍急。

岷江上游段

岷江汶川县段

行到都江堰,地势突然开阔平坦。

受制多时的江水,如猛虎出笼,恣意横流。多雨之季,更是放浪形骸,所到之处一片狼迹

都江堰

岷江行至都江堰处,前方一山,名曰玉垒山,挡住去路,不能畅行,拐弯折行,常使此地西涝东旱,江水过后,又沙石遍地,其民苦不堪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人治水,收效甚微。

李冰授命蜀郡太守,既要治涝,使岷江之水为我所用,又要治旱,使蜀地成为大秦粮仓

治水关键,在于疏浚。就像洗澡用的花洒,一样水量,却变得绵绵密密,恰好滋润每一寸肌肤

李冰首先决定要凿开玉垒山,把一部分水引到东边,灌溉良田。可玉垒山乃坚硬石山,当时又无炸药,人工开凿至少需20多年。

李冰苦思冥想,终于想出火攻之法,以火烧之,以水浇之,热胀冷缩之下,大大加快开凿速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开凿之后出现的水道,道口狭窄,故称宝瓶口。

被分离出去的玉垒山,四四方方像石堆,故称离堆

学到这里,我终于了解,先前看到的景物的意义了。这意义就是眼前景物的灵魂。它们在我心里突然有了更丰富的生命,不仅仅只是水,是山,是石,是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堆是哪一处呢?

但是,凿山后,虽水道侧出,可碍于江东地势过高,江水徘徊不前。


江东地势高

多方考查后,李冰决定于宝瓶口上游处修堰分水

.....

讲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琢磨出了

河流的弯道环流原理

弯道水流规律。表层之水,流向凹岸,底层携带大量沙石之水流向凸岸。

泯江在流入都江堰之前,有一大弯道

分水堰要保证东岸(凹岸)水量满足灌溉,当选此处

仅选址一项,当时多少奔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此,江水一分为二,外曰外江,内曰内江

而这个分水堰,因形似鱼嘴,得名鱼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看鱼嘴
侧观鱼嘴

鱼嘴后面,上建金刚堤

金刚堤


此中另有玄机

是谓:四六分水

            二八分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水两分,各得其所,各为其用

李冰治水,顺应天道,道法自然

妙不可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我在金刚堤东西两岸分别拍到的内外江水

内江水

外江水

但当时拦江造堰,各种方法试过之后,都以失败告终。

李冰终日苦思冥想,不得其法

有一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竹笼卵石

这其中的道理,也简单。

他全力而来,你全力以阻,岂不两败俱伤?

石头装在竹笼里,多有缝隙,一部分水流的压力就这样被稀释掉了,竹笼反不会被江水冲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竹笼卵石

物是这个理

人何偿不是?

譬如有人和你意见相左,你欲劝服,必须先顺之,又由顺而逆,才得成功。若不由分说,一棒打死,万万不行

中学时一篇《触龙说赵太后》,当年,徒知其表,不知其里,只晓得在字词上下功夫,又未经人事,其中的智慧,竟未拾得一二,真真叫:读死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幅是站在飞沙堰,中途歇脚时,遥望对岸而拍,这水为内江水,有一处小有落差,水流转急,直奔宝瓶口而去

那这个飞沙堰,又是什么来头?

只因内江时有沙石阻塞,致使水流不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飞沙堰排洪泄沙

飞沙堰实景

平淡朴实的飞沙堰


飞沙堰的高度,精准设计,只为水量保证,旱时足以灌溉,涝时足以引水入外江泄洪

真乃巧夺天功!

大功告成之后,为永保各处深度,永保四六分水,二八分沙,必年年维护。李冰又设计石人石马沉入江中,定水深,后以铁棍代之,为拦水维护,又设计了三角栅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我再看这些图片,就像是见了旧相识,感觉亲近许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也不敢再随意评论这一处了

尽管私下里仍悻悻然,觉得这小喷泉配不上这些神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终于,山重水复不知路,柳暗花明始见春。晓得了自己一路行来,走了何路,看了何景

我从东岸上离堆,离堆过浮桥上飞沙堰,从飞沙堰过大坝桥上金钢堤,金钢堤尽头,看完鱼嘴,过浮桥(夫妻桥),又过东岸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夫妻桥

过这座桥时,人少很多,还有些意思

姑娘若来,一定欢喜

...


从飞沙堰去往金刚堤有电瓶车,真不推荐,路途不远

且金刚堤上,绿树成萌,兴步而来,甚是惬意,可观内江,亦可观外江。小电瓶车一路吹风,过的倒是快,什么也看不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更不用说,林子间还可拍美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完夫妻桥就是纪念李冰父子的大王庙二王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冰治水,功在千秋!

蜀郡至此为天府之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回望都江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边修的民宿房顶,已连成一片,都有生意做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景区出口,店铺繁华,纵横绵延,好不壮观。

我左看,右看,走了好久,心里发虚,不见来时公交站点

吃碗豆花,好请古装小哥摊主指点迷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路上,隔着桥洞,再最后拍一张宝瓶口即将流向四通八达之地的生命之水吧!

都江堰,再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文字

李冰,再不是一个高高挂在墙上,不相干的古人

李冰的治水态度,实令我辈汗颜

李冰半生治水,后累死在治水途中,这个就不学了,凡是劳逸结合,量力而行

什么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此行

我受益匪浅!

...

都江堰,蒙你不弃,幸得相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都江堰古谓灌县,是松茂古道的起点。它因李冰父子所修的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的水无处不在,各有特色。 ...
    云风景阅读 1,824评论 4 6
  • 文/鲁易铭 想给母亲买些吃的,却在家门前的超市,与母亲相遇。买完东西往回走时,我要去扶着她,可她却推开我,说:不,...
    鲁易铭阅读 334评论 2 5
  • 可方在回家的路上睡着了。 每天回家的时候只要可方是醒着的,可方都会想起一句“人生是开往坟墓的列车”。但是可方想不起...
    光军RADIA阅读 251评论 0 3
  • 主题 目的 明确习惯的层次 不再随意地设置习惯 痛点 法则 思考题 左边这些习惯是为了什么? 右边这些习惯如何执行...
    杨晶磊阅读 232评论 0 0
  • 文/梦遐飞翔 “喂!你这小脑袋瓜是浆糊做的吗?怎么教了你多少遍还是一团乱麻!给我返工!返工!返工!我不要再看到泥浆...
    梦遐飞翔阅读 4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