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才能帮到自己】
修饰的东西,永远没有主体本身来得重要。
我们在上行的路上,固然是需要贵人相助、人脉扶持、运气加身,但所有这些的基础,还是我们自身究竟是“扶得起"还是“扶不起”。贵人最喜欢帮助的就是能够将帮助效果最大化的对象。
先埋头苦干,忍受孤独的上行,直到你的上行幅度超越潜在的竞争者。哪怕只有一点点,你也更容易被关注到,让贵人觉得帮助你是一件划得来”的事情。
"一个人越强大,受到的助力就越多,而一个人越弱小,受到的帮助就越少。"“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
【定义你的不舒适区】
有一些人一工作起来就不舒服,一看书就犯困;但有一些人一闲下来就会不舒服,玩游戏时会充满罪恶感,这就是不同的人的大脑对不舒适区”的定义不同。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认为今天没有看书,没有做上行相关的事,就像被蚂蚊啮咬般难受,那么他自然会选择把自己定下的上行任务完成。
如何重新改造和定义不舒适区?
加大对恶劣后果的推导,
学着像"逻辑小白”那样去推导事情:如果我今天不学习,明天也不学习,而我的竞争者们都在学习,他们就会获得比我更多的机会,拥有更大的平台。我不仅会被同龄人用在身后,还会被更年轻的后辈追上,逐渐失去尊严、幸福、友情,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夸大正面后果,
如果你知道做哪些有成长性的事情能让你变得更好,但你清醒地知道这种“更好”只是一种概率性事件,那就从现在开始关闭你的逻辑大脑,告诉自己,只要我坚持读书十年,坚持本书里提到的成长模式十年,我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是“手动”将成功的概率调成100%。
制造更多“坏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惰怠来源于生活给予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能来源于物,也可能来源于人或环境。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物质充足,身边也有许多善良的支持者,还少有凶狠的竞争者,那么想让这个人为了上行去拼命一定非常困难。
可以试着去"制造”更多的坏人。而当他们渐渐成为比你弱的一方时,再与他们“和解”--此和解并非与他们在现实中和解,而是与你内心创造的那些恶意的幻影和解。
【正确的上行目标是什么?】
上行需要你心里有一个想去的地方,有一个想成为的人,然后坚持读书,践行长效性的手段,再辅以一些短期提升的方法,最终把自己代入到那个智慧又成功的优秀形象中。
How:
必须定义一个可以自我感知的目标,这样才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离目标究竟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这个目标的实现还必须在你回望的时候有一种“获得感”。
【面对真实的自己】
成长和上行,只和我们自己有关。
与上行有关的行为并不是一种表演,不需要被人看到,我们只需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自己的水准在什么位置就可以了,无须丑化,也无须美化。
大脑为自己找起理由来是不遗余力的,且可以轻易地骗过自己。
如果你的内心在逃避了什么之后有一种小庆幸,那你就必然做不好这件事,因为你没有定义好你的不舒适区。很多人做着一切貌似有用、好像能上行的事,但从来都不敢接受对结果的复盘,也不敢接受考试的检验。
真正的上行从来都是艰苦的,是需要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的。害怕复盘结果的人,往往害怕的是结果会把潜意识调出来,进而告诉大脑"其实你是在欺骗自己”"其实你是在逃避"。
"自欺欺人"最舒服--反正我在努力,若是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好,就是因为社会的底色不对,是社会没有为我这样的人留一条上行之路。焦虑不可怕,因为焦虑代表着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