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五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很早的时候就看了沈从文先生写的《边城》,里面的风景如仙如画,人们朴实勤劳,简直就是个桃花源般的地方,这次的旅行也是为了能到那样的桃花源去一探究竟,带着期待的心,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凤凰。
初到凤凰,就深深的被那古色古香的城楼及店铺吸引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进到古城里看看心中向往的古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着古城一个个的景点,主要是名人故居或者是博物馆。千遍一律的古城建筑已经让我们有点儿审美疲劳了,终于在沱江泛舟中,渐渐体会到当地的民风以及民族特色。
撑船的小伙大概二十来岁,如果说他是高中生也会有人相信的,穿着蓝色的民族服饰,剪着干净的锅盖头,黝黑的皮肤,在撑船的时候会与旁边另一艘船的船夫说话拉家常,两船并排而行。看着两边的建筑随着船驶过而往后移动,终于看到了吊脚楼,湖南湘西边垂的一种民间建筑,几根大小相当的粗大木桩支撑着半边的房屋,因为建在水边,所以它们的“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这样谷色古香的小木屋让人感受到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吊脚楼都用做了旅馆,一般都在房子的二楼或以上,开放式的阳台,可以看到美丽的江景,如果有幸住在那样的客栈,一定要有个悠哉的下午茶时间才对得起这美丽的风景与人情。
《边城》描写的翠翠与天宝以及傩送的对歌场景令人向往,知道有些少数名族是以对歌的方式来休闲或者招亲的,但以为在现在的今天早已摒弃了这一传统,突然耳边传来清脆的歌声,只见一位穿着红色苗服的少女拿着手帕唱着山歌,后面有一穿着白大褂的黝黑男子为她撑船,她唱那么几句就会停下来一下,然后接着唱。起初我还以为这是旅游项目,谁知后面的撑船小哥说:“她这么做是唱歌招亲,后面的是她的哥哥,”还说“如果有男子回答着她的歌,就说明对她有意思。”我们就起哄着让撑船小哥回复她的歌,他却笑嘻嘻的说:“我家里已经有一个了。”那也只能作罢了。
将手放入江水,江水冰凉。看着江边,竟然有妇女在洗衣洗菜,心中不禁有些吃惊,因为觉得江水实在是太不干净,但正是这江水养育着他们,一代一代都靠着着江水传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世代代都依靠着这弯江水,突然感觉到自然的伟大。
晚上的凤凰,江水的两边是没有路灯的,或许是有的,但全靠霓虹灯点亮了整个古城,别有一番风味,古城的一边是酒吧街,古城的古味和现代糜烂生活的代名词的酒吧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很荒诞,但看上去却又是那么的和谐。酒不醉人人自醉,醉在这一片美景之下,耐人寻味。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和朋友去了桂林,西街的晚上的风景也与凤凰的夜晚相似,古味与现代气息相结合,荒诞却又真实存在并且意外的感觉协调。回来后也听到有许多的古城一到晚上就变了样,有时觉得古城已失去一丝想象存朴的韵味,多了现代的商业气息,跟着时代的变化,不过旅游游的是一种心境,如果文学历史等基础丰富是再好不过的了,带着一颗好的心境和事先准备好的知识去旅游才能体会到旅行的意义。
到现在为止都难忘记在虹桥上看到的风景,两边颜色样式相近的瓦房密密麻麻,夹着的青色的江水,小窄船划过,打破了江面的平静,涟漪从船底开始慢慢散开到最后消失不见,总觉得这才是凤凰该有的样子,随着天空渐渐暗下,凤凰古城却愈渐热闹起来。
夜也深了。我们这些过客也该回屋了,梦也该醒了。
此文是几年前大学时期写的,此刻回忆,已过好几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