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片段来源 《认知突围》
那么如何更早更多地发现问题呢?有一个很笨但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分享、分享、再分享。
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论分享给你,你多少有所得。反过来,也许你会提出一些不同的东西,触发我更多的思考。哪怕你并没有提出什么新见解,单单是我自己在分享的时候,也是一个对知识的自我记忆和强化的过程,依然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识体系的事。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会特别主动认真地学习,原因就是怕出丑,分享的对象人数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
第三,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和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因为随着你分享次数的增多,你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见解和问题,这就跟雇用了一批黑客帮你“捉虫”一样。现在你免费雇用了一大批的分享对象,帮你找出自己还需要往知识体系里添加些什么,或者原有的体系有什么逻辑问题,简直是太划算了。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What:这是片段讲述了更多更早发现问题的方法。
Why:通过不断地分享、分享、再分享的方法,可倒逼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知识体系问题并不断完善,并通过分享拓展自己的影响圈,积累人脉、知识和经验资源。
Where:适用于完善自己知识体系
How:
1. 分享前内容准备:核心及关联知识认真学习,受众了解,分享方式及互动预设等。
2. 分享中反馈收集:收集分享过程中受众的反馈及建议。
3. 分享后知识重塑:通过增补、调整、删除的方式重述知识点,并通过受众现场反馈调整分享方式,提升分享技巧。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故事:
第一次参加校园招聘群面-无领导小组讨论培训,培训完后未进行分享与实践,隔了3周后正式进入实战,实战前焦虑失眠,实战当天由于对该项技能已记忆不清晰,无领导小组群面主持环节多次卡壳。
反思:
没有对新获知识技能进行分享、演练巩固,以至于本已了解的知识点再次陌生,且职场出丑。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本周末校招结束,汇总此次校园招聘各环节问题,制作成册,于下周完成团队分享。
计划:
1. 问题收集:收集校园招聘校方交流、宣讲会布置、宣讲、群面、初面等问题点。
2. PPT制作:针对各项问题制作标准化SOP,并制作为PPT课件进行2-4小时分享。
3. 实施分享:为团队伙伴实施分享,并请每一个人写一份反馈。
4. PPT再完善:根据伙伴反馈PPT课件及校招SOP再度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