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标签:
那么如何更早更多地发现问题呢?有一个很笨但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分享、分享、再分享。
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论分享给你,你多少有所得。反过来,也许你会提出一些不同的东西,触发我更多的思考。哪怕你并没有提出什么新见解,单单是我自己在分享的时候,也是一个对知识的自我记忆和强化的过程,依然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识体系的事。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会特别主动认真地学习,原因就是怕出丑,分享的对象人数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
第三,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和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因为随着你分享次数的增多,你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见解和问题,这就跟雇用了一批黑客帮你“捉虫”一样。现在你免费雇用了一大批的分享对象,帮你找出自己还需要往知识体系里添加些什么,或者原有的体系有什么逻辑问题,简直是太划算了。
知识体系的稳固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上面的各种“笨办法”,而只有持续践行这样的“笨办法”,你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加接近正确和完整。
I便签:
该片段讲述了如何发现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已有知识点,那就是通过分享知识来达到检测自己的目的。即我们常说的“以教为学”。
1、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教会别人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自己更深刻地学习。
2、因为要教会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3、教别人后,他们会提出疑问和质疑,或者有新的思想碰撞,如此也会增强自己的认知。
成年人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学习。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最简单最笨的方法,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和收获。
这样的“笨办法”不仅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孩子”。比如家长如果想知道孩子在学校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让孩子回家后“教会”父母在学校学到的课堂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家庭和谐哈哈。
A1便签:
案例1: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会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差生,我这种属于中等位置的“小透明”经常不解,那优等生每天都去辅导差生,他哪有时间学习?可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优等生还是优等生。
案例2:去年还在企业就职时,老板安排多编制目标管理的课件并要在单位进行培训。接到这个任务之前,我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想过要整合成系统的知识。为了不让自己太丢脸,我不再刷淘宝,而是刷目标管理的文献,我不再看小说,而是翻阅了十多本目标管理相关的书籍,同时在编制过程中,我不断地练习讲课,想象大家会提出哪些质疑,经过两周的时间,完成了一份高质量的目标管理课件,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现在想来,案例1优等生在教差生的时候已经帮自己更深刻地进行了学习,这比自己学习效果会更好,所以他还是能保持优等;而案例2,我为了教会单位其他同事,倒逼自己深入思考、不仅发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盲区,并且输出了有价值的课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A2便签:
目标:10月28日开启第一场正式直播
行动:
1、 10月26日阅读完成日本文化书籍;
2、 10月27日制作完成日本文化直播脚本;
3、 10月27日完成“闲聊日本民俗节日”直播测试;
4、 10月28日开启第一场正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