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赋能教学,我想到的是什么

        似乎从春晚上的机器人扭秧歌、抛手绢开始,人工智能才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服务于大众的生活也成了一个新话题。而作为老师这一身份,首先想到的是,在新技术革命到来之际,人工智能能带给教育教学怎样的影响呢。

        一时间,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大咖讲座和众多技术开发者的微视频燃爆了整个教育圈。

        一种心态是,忧虑。以后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取代太多的职位,教师当然也在其列。

        一种心态是,兴奋。人工智能能助力老师做很多事情,可以帮助老师从疲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教师的春天即将到来。

        其实,早在去年,北大培训时已经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专家已经对人工智能助教、助学、助研、助智做了透彻的分析。但真要落到实处,仍是个未知数,需要我们去探究和实践。这个高科技技术,知道它也只是个知道,只停留于美好的憧憬和幻境中,只有操作起来才会有它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以我给豆包提出的要求为例,我让它结合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下第一单元“民俗文化”这一人文主题,搜索名家写民俗的名篇,构成1+x的文本体系,以助力于本单元写作任务。它几秒钟就给出了我要的结果,弥补了我们到处找纸质资料的缺陷。

        其实,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我需要的结果,而是在我的指令下它如何思考的逻辑思维的整体呈现,这更是我们急需提高的个人数字素养。

      它的思考步骤如下:

1.确认八下第一单元的具体内容。这是方向的指引,也是做任务的根基。

2.扣准1+x的文本体系,明确1和x的内涵。

3.开始列举名家名篇的经典作品。它还要考虑到八年级学情,考虑到是否都是民俗作品,考虑到现代作家的作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民俗等。

4.将哪一篇作为核心,考虑节选作品的篇幅,考虑到不同体裁的作品,考虑到具体的篇目,考虑到作品的写作手法等。

      它经过以上的思考,又重新进行逻辑梳理,得出五个具体任务。

1.确认教材中第一单元的具体课文,确定 “1” 的部分。

2.搜索名家写民俗的经典作品,筛选出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篇目。

3.确保这些作品涵盖不同地区的民俗,展示多样性。

4.分析这些作品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描写民俗。

5.整理成 “1+x” 的体系,可能需要分主题或按地区分类。

        当我觉得已经很全面的时候,不成想它还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思考:

1.教材中的具体课文列表,确保不重复。

2.各名家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主题是否符合民俗文化。

3.作品的篇幅和语言难度是否适合初中生。

4.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作品被遗漏。

      因此,最终的 “1+x” 体系可能包括:主课文:鲁迅《社戏》拓展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沈从文《边城》选段冯骥才《泥人张》《花脸》刘成章《安塞腰鼓》贾平凹《秦腔》选段萧乾《吆喝》琦君《春酒》老舍《北京的春节》,网络搜索到11篇参考资料,但它又进行再次搜索,看是否有遗漏,并结合网络资料给出搜索结果,从不同角度一一分析材料是否合乎要求。

        最后又进行1+x的搜索,从五篇网络资料中提取既符合人文主题的多种表现形式,又涵盖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作家的合适作品。

        从以上整个思考的过程可以看出,AI确实具备缜密的逻辑力,一个问题的提出,它从题干出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比人要强的多得多。我们人力往往会出现考虑不周全的弊端,但它会弥补我们思考的漏洞,同时给我们全面客观的认知结果。

        但在操作过程中,它也会出现不科学甚至胡说八道的问题。

        比如,我给它出示一段《经典常谈》的文字和题干,让其给出答案。它竟然将其理解成《朝花夕拾》的段落,真是一点也不靠谱。

        再如,当我们把个人资料投喂给它,让它去提取再创造,成果中往往会出现别人的事例混进来,看来它有时也会“开小差”。

        再如,给它一个“心理描写”的主题,让它去统编教材中搜索相关原文,当我与教材中的原文一比较,几乎没有一段是准确无误的。

        还有,让它修改学生作文,结构往往会呈现模式化的套路。读起来,它总是让人感觉那样“理性”,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

      如果我们把所有问题一股脑交给它,一定是不负责任的。当我们对它不负责,它肯定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我们。同时,我们还要有“询证”的过程,如果对它不假思索的完全信任,大概会让你承担应有的后果。

      要想真正让它服务于我们,只有在与它不断“交手”的过程中摸得它的特性,进行多个回合的“交流”,才会让它与我们和谐相处,成为真正的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