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丽丝
第一次关注到任亚莹同学时,是在一个课前静息的时候,她如同沉睡的维纳斯一般恬静。她给人最初的印象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害羞、不善于表现的女孩子。
刚开学上英语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取英文名字。问到谁有英文名字时,她并没有举手。于是,在我的点名册里亚莹是要取英文名字的。我思前想后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Rose,并且做好了姓名卡片,贴在了桌子上。上课的时候,我一个一个孩子过问:“What’s your name?”确定他们的名字,也确保每个名字能被孩子们熟悉和知道。当我问到她时,她没有回答。我手指着姓名卡片让她跟我重复名字,她很听话的照做了,就是声音特别小。小到我根本听不清楚她的发音。于是,我又教了她一遍,让她跟着我再读一遍。她见我又教了一次,不知是怎的,就不再开口。我想也许是她有些害羞或胆怯。于是,我跟她击了掌,摸了摸她的头跟她说“你说的很好,相信你下次回答的声音能再大一些。”后来的一段时间,在我的鼓励和下,她在课堂上回答的声音确实提高了很多。
平时在课堂上和课下,亚莹同学一直都是个听话的同学。但是在表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于同学的交往中,也似乎放不开。有时候老师们跟她聊天或者打招呼,她也会躲闪或者不知道该说什么。有几次跟亚莹妈妈聊过,妈妈说亚莹是慢热型的孩子,需要时间。等熟悉了就会很开朗。我想,在与孩子相处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耐心和时间是最好的助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亚莹身上慢慢的发生了变化。这也源于孩子们与我们之间渐渐的建立起了连接。班里几个女生在课下会调皮的叫我“小猪猪”,一到下课就围着我聊天,要抱抱。之前亚莹都是远远的看着,从不参与。游戏的时候,孩子们一堆又一堆的围着我转,有时候我会让孩子们叫她一起玩,她也腼腆的笑笑不参与。可是有一个课间,我在讲桌旁整理作业本。亚莹却主动走到我跟前,我很意外,也很惊喜。她问我:“老师,你在干嘛呀?”我说我再给同学们的作业做记录呀。她说:“老师,我其实有英文名字,我能不能不用你起的。”我听了后说:“当然可以了,你的那英文名字是什么呢?”她说:“我叫Alice,我还想用这个名字。”原来孩子一直有英文名字呀。我问她:“是爱丽丝梦游记的Alice吗?”她笑着点点头。我又问她:“那你之前怎么不告诉呀?”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嘻嘻,我不知道怎么说。”看到孩子能主动过来跟我沟通,看到她能在我面前展现出不一样的自己,我心里很开心。我跟她说以后有什么问题了可以多跟老师们说一说,老师们都很愿意听听她的想法,会帮助她。她听了后,点了点头。
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心里似乎是有一粒小小的沉睡的种子,它需要被关注,被呵护,被关怀。她会用眼睛去观察你,用心去捕捉她的关注点。当我们用爱心,用耐心去和她相处,慢慢的那颗颗种子就像得到了养分一样茁壮成长,最后生根发芽。
有一个傍晚,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活动。突然一个孩子从背后抱了过了,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亚莹。从来没有主动和我拥抱的孩子,着实让我惊喜了一番。我没有想到一直很安静和老师有距离她竟然会主动抱过来。她拉着我的手,叫我“小猪猪”,撅着嘴撒娇的样子和其他的小女生没有什么分别。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好像能走进孩子的心里了。也许,孩子会在心里设一个防线,经过观察之后,当她觉得你是安全的,她才会把自己放心的展露在你的面前。每个孩子的观察期不同,唯有用爱耐心等待。
现在的亚莹,不再是那个总是安静的小同学。她会认真的听课,也会积极的回答,她会耐心的倾听,也会勇敢的表达。课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也多了一份她爽朗的笑声。感慨孩子的成长,感慨成长的美好。
昨天是亚莹的生日,在孩子们的祝福中,我能看到她一点小小的紧张,一点掩藏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我想,最让她激动和兴奋的应该是李校长的亲笔签名赠书吧。
最好的祝福送给你,愿亚莹同学有自己的梦幻仙境,愿你以梦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