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不断的讲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其实我们主要就是两个目的地,为我们这些准妈妈们,提供一个养育孩子的一个参考,大家都认为个孩子养育除了身体的喂养,那么心理上要怎么喂养呢?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自己为什么有现在的这样性格特点,每个人对自己性格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对自己的性格的会有一点不满意,这种不满意或者说对自己性格上认为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限制,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点阻碍的一些性格特点,那么这性格特点它是怎么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追根朔源找到形成我们性格的一个源头。
一个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那么它的生命中有一系列的人相陪伴,这些人就是他个性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外在环境,那么这些人我们把他称为他生命中的个贵人,但这些人会不会真的成为他的那个贵人,这个不一定是吧,但是这一定是陪伴他长大的每一位在他的生命中这些重要的时间,他们对自己孩子有什么意义呢?那我们就从一个人出生?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出生到三岁。第二个阶段的三岁到十八岁,大致分两大阶段来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过程。
在讲到人格形成最早的头三年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母亲,母亲对我们性格形成的影响是我们精神分析中重中之重。在弗洛伊德后期以后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这两个心理学派在母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中作出了非常的重要并且非常肯定的一个答案,通过大量的心理学校大师们进行的这些大量案例的观察,可以说对于母亲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位叫做马勒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一个理论分离个体化,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上会有很多的一些特点,有些人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有些人对分离对死亡非常的恐惧,这种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不稳定感什么有关系呢?跟妈妈早年对我们的照应和照顾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所以马勒的理论的叫做分离个体化理论。
这个理论跟另外一个心理学家雅格布森是不谋而合,雅各布森认为人的心理和身体一样,都是需要一定的孕育。才会完成一个个体的形成,生物个体的形成和心理个体的形成都是需要孕育的,孕育的时间就是三年。
马勒把这三年又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讲的孤独期出生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孩子基本上跟外界是没有任何连接的,也没有主动的信息交流,都是闭着眼睛睡觉的,在这个月基本上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现在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叫孤独症也叫自闭症。自闭症到底是什么形成的?据说跟遗传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至少没有找到具体的遗传证据。
但是心理学家们通过养育的过程和回顾发现一些端倪,就是在这个孩子出生最重要的这个月,妈妈对孩子是否创立了愿意从他的世界走出来的温和的氛围世界,在这个世界是否有一个接纳他的世界,来决定这个孩子会不会得孤独的重要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自闭症的儿童的家庭录像里面,孩子在早期的时候妈妈对孩子有着热切的期待,会发现婴儿更愿意从自闭的世界走出来,录像显示那些自闭症的儿童的妈妈在早期的时候对婴儿是非常冷漠,看到婴儿在他专注地凝视着她妈妈的时候,而妈妈却把眼睛把她的目光转开的。
人的交流其实就是什么交流就是通过眼睛,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眼睛是心灵得窗户”。所以妈妈当她凝视孩子时怀着爱或者非常温馨的、温暖去看的她的孩子的时候,实际上就传递着一个信息“宝贝我们很爱你”,妈妈的目光传递爱的信息之后,孩子就愿意从孤独的自闭的环境中走出来,环境是一个温和没有焦虑的没有冲突的情绪氛围的环境。
大家都好奇小婴儿对自己的情绪,对爸爸妈妈的心情有反应吗?其实爸爸妈妈注意观察一下婴儿,婴儿实际上就像海绵一样会默默地把这些情绪吸纳进来的,而且他是一个非常敏锐的海绵,记得前面讲过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一个孩子,他就是从他出生开始父母就开始不停的吵架,孩子就关闭了通往外界信息接收的通道。
第二个阶段叫做共生期,这个时期两到五个月这段时间或者是两个月到六个月这段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面婴儿开始更多的睁开眼睛,用他的眼睛好奇的观察周围的世界,在他观察周围的世界的时候,大家会认为他会看到了妈妈,其实他并没有看到妈妈,其实他并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人,那么也就说在婴儿两到五个月的时候他还没有具备完整的看到物体的能力,他只是用他的感官感受到外界物体的一些部分,比如这个物体是暖的吗,这个颜色是红的吗,这个光线是亮的吗,这个东西是硬的吗是软的吗,他只是用他的感官的这个部分,她并没有意思到外面他看到的是个具体的人,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并没个你我之分,他并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已经生出来的一个跟妈妈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人,他没有这样的感觉。
在这段时间从她的心里来讲是没有你我之分的。没有你我之分的一个时期,孩子会认为他在这个世界上他想要得到什么他是可以得到的,比如说他想吃东西就到他嘴边,饿了就一定有人来喂他吃东西,就说明在这段时间他并没有把自己跟妈妈当成另外一个人的感觉,他可能会感觉妈妈是软的,妈妈的目光是温暖的、妈妈是软和的,他会有这种感觉但他并没觉得妈妈是具体的人。
第三个阶段叫分离个体化时期,这个时期是从六个月到三岁,这个时候会发现婴儿就从横着抱变成竖着抱了,就会发现婴儿的头抬起来了,爸爸妈妈就可以把孩子稍微是直立起来抱他,当婴儿变成直立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他视野更开阔了,不像原来是这个躺着时候只能往上看,这个时候他可以周围上下都可以看,他的视野大大的开阔了。当他六个月的时候他发现问题,这个可以给他喂东西的很暖的很软的所谓的这个人他发现居然是可以移动的,既可以离她远也可以离他近,有时在他身边有时是看不见的。这个时候她突然会有一种恐惧,就是原来这个我所依靠的给我温暖喂我吃东西的原来是一个人,而且这个人他还是有可能不见的。
所以从六个月开始有了焦虑,有的恐惧害怕妈妈分开。所以会发现六个月之前的孩子还懵懂懂的,妈妈不在家好像问题不大,但是六个月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就开始找妈妈了,就会发现他非常害怕妈妈不见了,所以六个月开始就发现婴儿有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分离焦虑,害怕可以移动的妈妈跟他分开,这个焦虑就伴着她慢慢的长大,这个时候他开始慢慢的会坐会爬了,当他会爬的时候他的活动范围更大了,可以看到的世界也更大了。那么慢慢的他也会站了会走了,这个时候他自己都感觉到不但妈妈可以离开他,他原来也可以离开妈妈,他渐渐的就感觉到,原来她和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突然发现这一点她不是妈妈的一部分妈妈也不是他的一部分,他们两个是完全独立的是可以分开,当他从认知上发现了这一点,他的身体也伴随着慢慢的可以移动地更远了,但是他仍然感觉到他是离不开妈妈的照顾的,所以他一方面会被外面的世界所诱惑,看见那里有好玩的有花呀、有各种的玩具、好吃的东西,他会被这些东西所吸引。
但是你会发现三岁之内的孩子,她要离开妈妈的时候,他是一步一回头的,他慢慢的往外走走两步退一步走两步退一步,他要确定妈妈在那个地方,也就说他越能够肯定妈妈总在那里等着他,妈妈不会趁他不注意时走掉,他就越敢离开妈妈往外走,如果他不能确定妈妈会走开的话,他是不敢走远的,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敢不敢离开妈妈决定什么呢?决定于他内心是否有一个确定感或者我们说的稳定感,稳定感就是妈妈永远在那里,妈妈永远在那里等着我。当孩子在内心中形成的见一个确定感和稳定感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就慢慢的开始有勇气,并且有能力离开母亲离开妈妈去探索这个世界,大家都等他长大了还不是照样没有妈妈在身边,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妈妈在身边对她有这么重要的一个意义呢?因为在三岁之内,孩子是需要通过反复的确认,当他那些去的妈妈永远在那里的时候对他的意义是什么呢?并不是说他大了也需要妈妈,而是在内心形成了一种稳定感和安全感。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感觉,一种不慌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会觉得妈妈会不要他,有些孩子哪怕长成成年人之后,也会对所有的分离有强烈的一种不安感和恐惧感不安全感。
在我的个案里面我发现好几个女强人,都有非常大的成就,有位女士甚至开有四家公司,大家可想而知她在商业中是多么的成功的女士,可能在领导他的团队领导企业的事,可以想象他的干练和能力,但是你会发现这么干练,有能力的一个人居然有一个非常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自己都不愿意对外公布的一个短板是什么呢?就是她在亲密关系中有着极其强烈的不安。那么这种不安全感表现为什么呢?就是离了婚之后找了男朋友,我发现样的人都有个特点,一方面她在内心中因为有强烈的不稳定感,她也会对配偶其实他是怀疑的,他不相信他的朋友,一般来讲她也比较难以维持稳定和比较长的婚姻关系,比如说他的亲密爱人的分离,她有非常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让她怎么样?就是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状态,甚至都完全没有办法再去领导她的企业和事业,所以达到这样非常非常大的打击程度,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有这样的反差就在商海中驰姹风云的商海中驰擦风云的女强人,却在个人情感中败的一塌糊涂。
如果一个人在内心中,在他三岁之前他没有感觉到她的母亲一直在那里等她,她就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同时她的价值感也是非常低的,他会觉得他不值得被爱他不值得被保护。
所以我记得有一个孩子,她妈妈经常跟他讲句什么话呢?就是我带着你觉得你很烦,就是你最好不要跟着我,你最好去跟你爸不要老在我身边,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他会认为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意义,这种无意义感的会导致,他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或者是甚至会放弃他的生命,而且这个孩子讲的话他妈妈很震惊,他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有时候都想我会去跳楼,但是跳了又会怎么样,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这样讲如果跳楼,跳楼不就是有一个小坟嘛,然后我妈妈我爸爸就清明节去烧个香就完了,然后他们该干嘛干嘛,他们不照样开心他们的玩他们的,就马上就把我给忘记了,所以他讲的这些话让他妈妈感到非常的震惊,也就说他认为在他的心目中她是无足轻重的,因为他妈妈是不会等待他的,他妈妈也不会在乎他的。在早年中没有获得充分的爱的回应,这个孩子即使他长大成人,即使他的事业有成,即使他外表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但是他会对分离极其恐惧的,所以你会发现正是因为孩子对妈妈不在身边的这种恐惧,他也会用通过各种方式来对这种焦虑的缓解。
有些这个孩子会用一个玩具,比如一个小猫一个小毛熊,或者是妈妈的一件衣服放在身边,把这样的带有妈妈象征意义的玩具也好,或者是件衣服也好放在身边对他就有安慰,好像是妈妈一直在身边。
我们很多的家长并不明白有些孩子,特别是三岁之内的孩子为什么对她那个脏兮兮的小熊或者脏兮兮的小白兔的毛绒玩具,如此在乎如此上心,那么这个意义不是普通的玩具,我们讲了毛毯或者是一个玩具的物件代表妈妈不在身边的象征物,精神分析把它叫做过渡性客体,作为他缓解妈妈不在身边的象征物。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东西应该保持尊重,有的妈妈不知道就会把这个玩具再拿去洗掉,甚至把它扔掉,这对孩子是个非常致命的个打击。
一个人要完成安全分离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就是三岁之内必须得到充分的爱的回应,这种爱的回应让他能够确定爱一直在那里,妈妈一直在那里。
第二、是安全和你第一个条件就是成长过程中的逐步放手,如果仅仅是在三岁之前得到爱的回应,而在三岁之后还牢牢的握住这个孩子,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妈妈对孩子一些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密切,在孩子对他分离表现出过度的恐惧,那么就会导致孩子的跟妈妈无法分离,这种没有放手的同样会导致安全分离不可完成。
另外还有一个放手是逐步地放而不是突然放手,逐步放手有一个词叫做渐渐放,越放越远越放越远,比如孩子到五岁,虽然三岁我们讲是安全分离完成了,但是到了五岁的时候突然妈妈不见了,心理学家的确发现有些,可能在四岁七八岁十岁妈妈去世或者离婚的离家,那些孩子会突然出现退型,就是回到他小时后回到这种不安全的一种境遇中,重新回到这个原来形成的这样的一个安全的稳定的一些感觉突然崩溃。这个现象叫做退形,所以放手必须渐渐的放手不能突然的放。
心理学有个非常著名的一个录像,这个孩子叫做杰克,杰克是个三岁的一个男孩,因为她妈妈怀了第二胎,在要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杰克就没有人带,爸爸要去医院照顾妈妈生孩子,就把杰克放到幼儿园全托,杰克在本来在三岁之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是非常快乐非常阳光的,那个录像也呈现出了这个孩子非常快乐非常单纯,爸爸妈妈捉迷藏啊开心的大笑啊,是一个非常阳光的一个非常有安全感的孩子,但是在他三岁的时候,因为妈妈要去生孩子,就把它放在来这个幼儿园全托,然后这个录像就一直跟拍跟拍这孩子,被放到这个幼儿园里面去,这个时候在我们看来可能到认为是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孩子不过就在幼儿园,呆几个月而已,等到妈妈生完孩子照顾好之后肯定会把她接回来,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对杰克来讲就是天崩地裂的灾难。
整个录像跟拍,拍到杰克在去到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到放学的时间就到门口去等他爸爸,这时老师来拉他回去,他坚决不回去,在那里等一直等啊等,最终没有等到他爸爸,杰克非常伤心非常难过的哭了,然后第二天继续去等又等不到,第三天一直这么等在门口,每到这个时间就去看着爸爸会不会来接他,结果爸爸都没有来接他,这个时候孩子就开始缩在角落里面,一个人他也不理,看起来非常孤单和可怜的孩子,他慢慢的想去另外一个老师,一个他认为他比较喜欢的一个女老师,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在争夺这个老师的爱,争夺老师的关注的时候,然后又出现了孩子们之间的互相的打斗,结果他败下阵来,而且这个老师也没有一直带着他们,他是要换班的,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他一直没有个稳定的人,也就是在幼儿园没有个固定的一个人,一个固定的人一直在带着她看着她。杰克渐渐的就开始沉默了什么话也不讲了,等他爸爸来接的时候。回去的时候大概是一个多月的时间,爸爸把杰克接回去时孩子的性格已经大变,他变的沉默了,而且他开始拒绝他的父亲,也拒绝他的母亲。也就说他对他的父母非常的愤怒和不信任。
这个孩子将来在他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几个月的跟父母的创伤的这样分离,就对这个孩子就造成了一生不可避免的创伤和影响,所以精神分析认为如果孩子在没有成年,越小的孩子如果跟父母分离达到一个月,三岁的分离达到一个月,这个创伤也已经造成了,那么对五六岁的孩子,把这个孩子强行分离半年可能创伤就已经造成了,所以讲这样的突然的放手,突然的把这个孩子造成分离,会让孩子从原来的安全稳定的状态,马上又退回到那个不安全和不稳定的一个状态。分离是必须渐渐分离。
说了这么多就是帮助大家了解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及时的关注到孩子,并能够及时的回应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有个健康的人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