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坦克为祖国保卫边疆,和开吊车养活家人,其实没有多大区别,我父亲的理想很大,也只是平凡地过完了一生,我眼界小点,却也过得还算幸福。”—— 老万
老万,56岁,出生在九江县城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某炮兵部队的一名运输兵,58年参与过炮击金门,一直怀惴着以身报国的理想,后来转业到地方上班,生育了六七个儿女,老万是家里老大。1978,高考失败的老万被父亲送入部队,同样的,做了一名汽车运输兵。
老万对自己的部队生活一直很怀念,这么多年也一直和当年的战友保持联系,78年入伍,83年复员,在部队短短六年的生活,却给他以后的人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退伍后,22岁的老万被分配到九江的造纸厂,负责开车,接送领导,当时一个月工资35元,后来涨到78块,虽然很少,但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大家拿的都差不多, 没有谁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87年,老万经人介绍与如今的妻子结婚,第二年便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爱人在造纸厂的子弟学校当老师,月工资不到100元,一家三口虽然清贫,但那个时代的幸福感从来不会因为物质缺乏而减少一点。
1995年,改革的春风终于吹到了赣北的这座小城,老万和妻子所在的九江造纸厂开始鼓励职工下海,踌躇满志的老万买断了自己工龄,借钱买了一辆运输车,开始加入跑运输的大军。
这个时候老万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仍然在子弟学校上班,为了养活一家人,他每天开着大货车行驶在去往广州、上海、温州的路上。说起那段经历,老万从来没说苦,只是笑着说实在犯瞌睡,自己适应不了。但即使是适应不了,他也一口气跑了8年。
2003年,跑了几年运输的老万发现这个行业实在挣不到钱,而工程机械那个时候刚刚起步,别人开个吊车随便出去一天便可以挣自己一个月的钱,于是毅然卖掉了自己的大货车,加入了工程机械的队伍。
那一年,正好赶上非典,老万跑到徐工接回了自己的第一台吊车:QY12,开启了他的吊车生涯。
运输兵出身的老万开起吊车来上手很快,他又性格开朗,善于钻研,很快便在九江有了自己的口碑。
2005年又添置了一台25吨,说起那几年,老万没有一个苦字。但其实事业刚开始,司机、小工、业务员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有一年夏天,在湖口吊钢构,整整几个月没能回家,夏天的烈日晒得脱了几层皮,那时候吊车的上车没有空调,一钻进去,跟跳进火塘里似的,一天下来汗被晒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最后在衣服后面结了好几层的白色盐痂。
2012年老万购买了一台三一STC75,后来又买了一台25,去年又添了一台260吨、一台随车吊,如今的老万,已经是九江吊装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今年55岁的老万,仍然每天保持非常旺盛的精力。每天一早起来,联系各地的业务,给驾驶员打电话分派当天的活,还有所有的客户他都得自己维护。
九江连续下好久的大雨,老万看着停在院子里的吊车叹气,这些设备如果不出去干活,就意昧着这个月没有钱还贷款,老万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不愿意欠别人钱。现在工程机械行业活越来越难接,工程款也越来越难结,但做了这么多年,老万年纪也大了,再改行也不现实,只能想办法坚持。
老万跟九江其它搞吊装的关系都很好,他们闲时都会聚在一起吃吃饭,喝喝酒。这两天下雨,他们又攒了一个局,就像年轻人一样,聊天吐槽开玩笑发红包。
抢到了6.58,老万很开心,但接着他又在群里给大家发了一个100块的红包。老万一般在群里不说话,但酒桌上的他还是挺活跃。
夜深了,老万回到家里里,爱人在旁边看电视,老万在回手机里的微信。家里养了一只泰迪,叫卡卡,没事的时候,老万也会带着狗去小区遛遛。
老万的两个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大女儿自己创业有个淘宝店,小女儿最近在自考教师证,老万对她们并没有太多要求,他说:自己这辈子吃了太多苦,因此一点苦也不舍得让孩子们吃,她们出去工作也好,在家自己弄点事也好,只要开开心心的,他就很满足。
说到退休,老万说:我才56岁,至少干到65岁再说,要不在家干嘛?人啊,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老万的老父亲今年81岁,母亲也健在,他说,我现在的责任就是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我父亲的理想很大,也只是过完了平凡的一生,我眼界小点,却也过得还算幸福。
路边的烟囱位置是老万原来的单位“九江造纸厂”的旧址,现在已经拆得差不多了,老万99年从这里搬出去,在市区买了第一套房子,去年他又在开发区买了一套新的大房子,位置在这个造纸厂附近,看来,老万还是一个念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