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登出消息。中国女排国家队长朱婷被人拍到脚踝处有两处纹身。一时舆论哗然。
谈谈我的看法。
1,球员的个性和狼性,是竞技体育获胜的必要前提。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足协禁止球员纹身的这件事儿。
输球了,就千呼万唤狼性回归,千盼万盼球员们上了球场能够像狼一样去战斗。转过身又绞尽脑汁儿,用各种各样的规矩,一刀一刀把球员身上的个性给阉割掉。
一个人身上连个性都没有了,何谈什么狼性?
你把球员当成温顺听话的绵羊来圈养,关健时候又期待他们的像狼一样战斗,去为国争光。这幽默的成色是不是过黑了?
“把一个人天性中的野性打掉,他注定成不了战士。把一个民族血脉中的狼性煽除,这个国家迟早会被征服。”
在大罗小罗c罗伊布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个性的张狂。梅西?17岁进巴萨一队的他,面对一众大哥,没个性,能立刻光芒四射?
当优雅的齐达內用一记刚猛的头锤把挑衅的“坏小子”马特拉齐砸翻在地时,怱然想起他名字的另一种译法——契丹。
再说了,全球顶级的球星,有几个没纹身的?
总嚷嚷着和世界接轨,到了你这儿,钢轨却非要窄上一号,不翻车才怪。
2,包容,是个性成长的不二法门。
2006年,因为齐达内的冲动,法国丢掉了世界杯。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国内,想想都不寒而栗,甚至都不敢想。但法国人却选择了包容。因为他们很清楚,保护个体的血性,尊重个体的尊严,这个民族才有血性和尊严。
一个顶尖的体育团队里,面对一批个性迥异的体育明星,既要保护他们的个性积极性,又要把不同的个性融为一体,这,恐怕才是一个教练最核心的工作。
在中国球迷熟知的众多成功的世界名帅身上,比如足球的里皮,斯科拉里,比如排球的袁伟民,陈忠和,郎平。他们的技战术风格千差万别。但在球员管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包容。
相比包容个性所需要的胸怀和智慧,动用为长为师的威权,确实简单省心。
能力不够,威风来凑,这是中国足球各级教练和管理者的通病。但是你的简单粗暴,只能一点儿一点儿的消磨去球员身上的个性棱角,只能换来听话。
碰到弱的对手,或者是在友谊比赛的赛场,看起来倒也令行禁止,甚至以弱胜强。一旦来到正规大赛,碰上稍微有点儿实力的,马上就被打回原形。
一群训练有素的绵羊,尽管看起来很美,但永远也不要指望他们去战胜一群狼。
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比赛,比的往往不是技术和战术,比的是球员的个性和创造力,以及对这种个性和创造力的捏合能力。
在袁伟民的带领下,创造女排精神的那批姑娘们,哪一个不是个性鲜明?就更别说“铁榔头”郎平了。
《亮剑》中的首长们如果只讲规矩,不懂包容,哪里会有李云龙的一次又一次的东山再起?
包容,是个性成长的不二法门。
3,能够对自己狠的人,身上至少还剩点儿野性。
纹身当然不意味着狼性,但至少看起来还剩下点儿野性,至少,纹身的人能够对自己下手,对自己狠。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狠人。
比如保家卫国的战士,你自然期望他们都是狠人,比敌人更狠的狠人。符合这个条件的,一定会成为民族的英雄,并受到人们的赞美和传颂。
和平时期很多领域也是需要狠人的,比如搞创新的。因为狠人往往都是藐视规矩的人,所以他们更容易打破常规,并取得创新突破。
狠人都是睚眦必报的,也都是内心强大的。他们往往都会把挫折当成动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用在体育领域,狠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绩。
不信?看看邓亚萍,李娜,张继科们,甚至中国男足的范志毅,李伟峰,韦世豪们。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中国历史自儒家文化以降,所有定规矩的人,在自己的圈子里都是只能自己狠,不能别人狠,如此自己发起狠来就可以挥洒自如。
但是一旦有外面的狠人打上门来,能用的就只有怂人,只好一次一次被虐,或者一次一次被灭。关键还一点儿记性都不长。
这种文化,就是驯化。等狼来了,只好驱羊吞狼。
纹身也好,个性也罢,本身无关善恶对错。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用善则善,用恶则恶。
用在体育竞技中,为国争光,自然是善。
恃强凌弱,仗势压人,欺负普通人,骚扰老百姓的,那才是恶。
很多东西,只要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你可以看不惯,你也有发表你看法的权利和自由,但你不能去剥夺别人的权利和自由。
至于纹身,则是每一个成年人的权利和自由。包括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
蓄意抹杀人的个性天性的,不是能力不济,就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