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致敬国士,隐姓埋名30载只为祖国河山

核技术是一个国家站稳脚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幸的是,我国有俞敏院士,他是中国的国宝级科学家。可惜的是,鲐背之年的于老已经离开人世,享年93岁。

纵观世界历史来说,没有一个矛盾是一颗原子弹无法解决的,如果还有矛盾,那就再加一颗。原子弹的威力令人骇然,氢弹的威力更是强大数百、数千倍。

说到对氢弹的研究,美国研制出氢弹花了7年多的时间,苏联也费了4年3个月。而在于敏的带领下,中国方面仅用了2年8个月,就完成了这一项伟大创举。

世界上只有两种类型的氢弹,一种是国外的氢弹,另一种就是中国的于敏构型氢弹。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普遍都是TU构型氢弹,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不易于小型化。中国于敏构型的氢弹的优点是容易小型化,更有利于保存,同时也有利于实际使用。

美国的第一枚氢弹事实上是一枚重达80吨的热核装置,而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的罗布泊爆炸的第一枚氢弹事实上仅重1吨,而且是由战斗机空投,换句话说,从那时刻起中国的氢弹就可用于实际战斗。

据报道,美国、俄罗斯先后在2012年、2013年销毁了其储存的氢弹,于是世界上的氢弹仅剩下中国保存的30枚。于敏构型氢弹的最大优点是更安全,维护成本相对低,可以长期存放而无需高额维护成本。

于老去世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和30颗处于备战状态的氢弹。

于敏院士虽是实至名归的中国氢弹之父,尽管他没有出国留学的经验,但是他却是个没有留学经历的“中国国产氢弹专家”。自1961年以来,因为开始氢弹探索任务,于敏就隐姓埋名长达28年,最终如愿取得了不菲成绩。

28年的隐忍,是他对国家的不懈贡献。28年的付出,是他对妻儿的亏欠。于敏曾经说过,自己欠妻儿很多,他很想弥补,但是却为时已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得益于民族英雄于老这样的国家骨干,百废待举的九州才能成就今日的大好河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繁荣的城市,稳定的环境,当我们享受这和平而美好的幸福生活之时,应该知道,是祖国的强大让我们能够远离战乱的侵扰。...
    溪畔居士阅读 1,167评论 0 2
  • 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去世,这位传奇天才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创造了核武研制的奇迹。在他的带头攻坚下,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
    CristPenn阅读 1,711评论 0 12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1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4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5,042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