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立夏开始,脉变得洪大,这是应时之脉,所以称其为本位。夏天湿热。湿邪伤人,则身重。湿加热伤人,则容易使三焦气滞而苦疼。我的理解而言,湿热之邪先犯太阳,再犯少阳,后犯阳明。犯之太阳,应对汗出,太阳气减。如湿热不解,则再犯少阳,少阳为气血津液通调上下之道,如还不解,则气血津液被阻,应当反汗出不畅,郁而发热,上下不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头目昏重,身体苦疼。如还不解,或解而不彻,则后犯阳明,阳明湿热,则泄痢。如还不解,则犯太阴,太阴湿热,则腹满便溏,小便黄浊。如还不解,则会太阴气衰,中焦阻遏,直至出现痰饮,痞块,长期则成肿癌。

如果湿热伤了少阳,则可以通过发汗解决。注意,仲景凡是用发汗,都是和三阳有关。可知,此处用汗法,潜在说明邪在三阳之一。在太阳当自汗或发热,在阳明则湿热下痢,唯此处说身体苦疼重,而没有说太阳和阳明的典型证状,用排除法也知应当是邪犯少阳。下面又说不疼不重,不须发汗,可知湿热外邪初犯太阳少阳,可自解。或者如下句所说,当濈然汗出而解。

以上说了湿热正常的进展,还有湿热直中少阴,少阴暴伤的情况。这种往往就是我们说的中署。这种往往心阳郁遏,心神被阻。在去湿热时应当注意固护心阳和醒神开窃。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点。既然说是须发其汗,明确指出应该用解表发汗之剂。但肯定不是发汗峻剂,当微汗出而解。下面说了嘛,濈濈自出嘛。桂枝汤肯定不行,不理三焦是原因。可用越婢汤为基础方去应对。如湿热直中少阴,则可加石膏,厚朴,桂枝,生甘草,石菖蒲应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