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还是个南城的姑娘,18年后,我在北上广活成了汉子。
童年:我还未识你名,你却已进驻我的血液。
饶水回回转,灵山面面逢。
家乡的大小是用爸爸的自行车轮丈量出来的。每天早上坐在爸爸自行车的后座或者前档上跨越一整个城市去上幼儿园,而傍晚时分坐在夕阳里等妈妈来,那时候,我只是个宝宝,真的只是个宝宝,我太小需要仰头说话,牵着我的妈妈才能够听清,需要大步流星才能跟上妈妈的脚步,记忆中我总是仰着我的小脸,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问妈妈我所在的地方是不是叫北京,或者夜郎自大的问妈妈我所在的地方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对于那时候得到的答案我已经没有记忆了,我只记得我总是一路仰着面,叽叽喳喳的说着看着天空,天永远淡蓝的,时而有云,时而没有。
回家要途径一座老桥,桥面上每隔一段都会有一块不牢固的石头,石头上会有排水的小孔,透过小小的孔,总能看到下面湍急的河流,每次看都会因为高度而心惊胆战,小小年纪却又喜欢这样的刺激,不放过每一个排水孔。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脚下的这条江会是我青春最忠实的倾听者。
少年:你的衣角只给家乡的风撩;你的剪影离家后再未见过。
风送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
那时候总是会偷偷的跟着喜欢的男生,校门口买一只雪糕等他拿车出来,看着他潇洒的骑着大轮跑车,呼啸而过,风吹起他的衣服,看着他从树荫里骑到夕阳里,夕阳下的他有暖融融的剪影,而看呆了的我,被雪糕冻坏了牙齿。
有了目标是怎么样一种人生?
我大概在初中就知道了吧,就是什么都看不见只看得见一个人的背影,然后就跟着他一直往前走。每次跟着他走到分岔路口,就自己一个人沿着信江河走,然后叽里呱啦的和信江河吐槽,估计信江河也不怎么想听,哈哈哈哈。他的英语特别好,我的英语特别渣,每次听写我都听不过关,每次听不过关回家的路上,我就把听写纸撕了然后撒在河里,哈哈哈哈哈,我们的母亲河都被我的青春污染了。不过在1年之后,我的成绩终于不用撕听写纸了,信江河辛苦了吃了那么多听写纸。哈哈哈。
那时候唯一的接触就是爬山,感谢家乡的山够多够高,其实到现在也没能够理解,为什么一群少年那么热衷于爬山,森林公园其实挺难爬的,分了好汉坡和懒汉坡,我作为一个积极勤奋的妹纸,当然还是喜欢懒汉坡了,因为好汉坡的云梯天阶真的很逆天。但是架不住班花的好体力,只要班花想挑战好汉坡,一起去的男生都会赞成,爬到云碧阁俯瞰整个家乡,大家都在欣赏美景(班花)和吹风,我看着他,看日出缓缓而来,而他静静的望着信江河。此间少年,此后不复。
青年:少女情怀总是吃
展城青步障,剑作碧芙蓉
高中的课业特别重,我又是个为了喜欢的男生,跑去学理科的文科生哈哈哈哈。所以我高中的周末都在补课。最开心的是补物理,补课的地点在家里最有名的烫粉店楼上,补课补饿了我就下楼买个烫粉,刚开始那家店叫八百碗,后来他就变成了九百碗后来他就再没变过,我问老板你怎么不换招牌了,生意不好了?老板说卖一百碗粉赚的钱还不够换招牌,哈哈哈哈。
补课的物理老师真的特别逗,教的非常好,每次他讲解大题“一个方块匀速撞向墙面,它的摩擦力......”,说完后都会问我们听到了么?我们一脸懵逼的摇摇头,他说那我换个方式讲你们可能就懂了。然后他说:“有一个老表,他高高兴兴去撞墙,然后他的摩擦力......懂了么?“ “懂了。”哈哈哈哈。
最近有很多人去婺源,关于婺源的图片都是最近去过婺源的非江西小伙伴提供给我的,因为毕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你们向往的景区里,所以从来不拍照留念的。哈哈哈哈。我第一次知道婺源是因为我爸从婺源回来给我带了那边的酒糟鱼,特别好吃,第二次加深婺源的影响是认识了两个婺源的小伙伴,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我的这两个小伙伴对话都是用自己创作的古诗词对话的,可见养育了她们的婺源是一个多么具有文化底蕴的乡村,我们对它不应该只是始于美貌,还可以陷于才华,之前非常红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男女主角郑微和林静就是婺源人,里面林静名字的由来作者是这样写的“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在这部剧里面有一段形容江西人的话“江西人一会读书,二会养猪。”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还会诗和吃。
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离家后才知道家乡最红的不是三清山和婺源,而是鸡腿和烫粉。
中年:离家在外的人都是梦想家,梦没了就只剩下想家了
三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古道傍。
前几天听说联合国出了一个定义:92年出生的就已经是中年了,excuse me?我不还是个宝宝么?怎么就中年了。
高中毕业那年全班人的高考目标惊人的一致,不是上名牌,而是离开家乡,就像很多北方人想去南方读个大学,南方小伙伴也很想去北方看看雪。
不知不觉离开家已经6年了,不是不想回去而是知道回去了便再舍不得去看世界了。
每次在外面遇到了困难总会想家乡的特产,没有什么是一碗粉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你就加一根豆豉果,如果还没解决,那就加一根麻子果加油条。
老年:家乡情怀根深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如果说我已经算步入中年了,那么我爸妈就能说是老年人了。在他们眼里的江西是这样的。
我与我爸的对话如下:
我:爸爸,我们去婺源看油菜花吧?
我爸:油菜花奶奶家那么多你又不是没看过,婺源的油菜花有什么好看的。
我:爸,我们去三清山爬山吧?
我爸:去什么三清山,家后面那个森林公园那个山爬爬不也一样。
我爸与他外省友人对话:
友人:你们家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美食?
我爸:开玩笑多得不了,婺源;中国最美乡村。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上饶,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此处省略我爸一千字自卖自夸
专业打脸户,我只服我爸。
写在最后,我提笔写文已经有20多年了却从未描绘过家乡,没错,我百日抓物抓到的是一只笔,哈哈哈哈所以我有多少岁就写了多少年,第一次写家乡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敢在写下去,怕万一写成了一本书《江西》怕自己骄傲哈哈哈哈。描写经历多过于景色,因之前有一句话说过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我想说,我的经历里藏着我家乡的美。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大多都已散落在各地,可是每逢佳节回家乡小聚又觉得我们从未长大,无论哪个城市正在打磨我们,也消灼不了家乡在我们身上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