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某一天我读到一篇关于村上春树谈谈跑步的文章,因为这篇文章,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我心血来潮立下了30岁之前也要完成一次次全程马拉松的目标。
那时候微信还没有现在这般盛行,而QQ群正十分活跃。于是我通过检索找到了附近公园的跑步群,开始了我的跑步之旅。
作为一枚跑步小白,当时我能接触到的大部分也都是跑步新手。他们虽然给了我很多鼓励,但是在跑步姿势以及跑后拉伸恢复方面能给予的指导和建议却非常有限。就这样,我很快突破了10KM的瓶颈,也很快拉伤了自己的右腿。
状态最糟糕的时候,我甚至都没法自如地把脚抬上床,得靠手搬上去才行,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常常被痛醒。那时正是马拉松赛举办高峰的下半年,虽然右腿受伤严重,而且在平时的跑步训练当中我也从来没有跑过15KM以上的距离,但在跑群跑友们的怂恿下,我依然报名了当年的半程马拉松赛。
拖着残腿走上跑道的那一刻,我已经做好了中途撤退的心理准备。幸运的是,跑出了大概5KM之后,一位跑步大佬可能是从我的跑步姿势看出来了我腿有伤,他绕着我跑了一圈之后告诉我,我可以用腰部的力量去带动臀部的力量,然后用臀部的力量依次去带动大腿和小腿,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腿部的压力。虽然这个方法不能让我健步如飞,但至少能够让我不痛到龇牙咧嘴。就这样,我靠着比步行快那么几秒的速度在半程马拉松关门前的2分钟到达了终点线。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马拉松赛,虽然参加的只是半程,而且成绩显然不够优秀,但这次的经历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因为它让我明白,即使你跑得很慢,但只要你不停下来,你仍然可以成功地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线的!
在这之后的两年里,我又先后参加了七次全程马拉松赛。第一次全程马拉松我拿到了女子非专业组前500名的成绩,最后一次我甚至进入了女子非专业组区前10名并且拿到了2000块的奖金。现在回想起来,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从第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得到的思维。
在跑马拉松的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全程马拉松是从30KM开始的。因为随着体力的消耗和时间的流逝,你不仅会变得乏力而且开始变得乏味。于是你那个为了让你好好生存所以永远在趋利避害的大脑开始对你劝降,心理奔溃悄无声息地到来,你开始怀疑你是否真得能够跑到终点。随着身边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你的怀疑逐渐转变成坚信。当收容车从你身边经过的时候,你终于向你大脑里的某个声音投降,带着略微懊恼和羞愧的表情走了上去。
虽然每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我也基本都会在30KM后体力耗尽,然后开始改成走的方式完成接下来的比赛路段,但是我从来没有过要放弃的念头。因为第一次的那场半程马拉松让我坚信,只要我不停下来,我就一定能完赛。所以我的大脑中从来不会问我“能不能完赛”,只会问我“什么时候能够完赛”。既然我的大脑都没有想过不能完赛这个可能性,我又怎么可能会放弃呢?
所以,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先让自己大脑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到。就像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如果做出嘴角上扬的表情我们大脑就会发出愉快的反馈一样,当我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做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只会发出和成功相匹配的行动指令。
我是努力拿下生活这场马拉松的凡不凡啊,今天也要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