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接触了心理学后,我对母婴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关注比之前多了很多。身边也有很多妈妈在聊天时说,孩子挑食、孩子没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孩子叛逆……似乎现在的孩子并不比我们小时候的问题少,相反随着两代人家庭教育观念的冲突,孩子的问题可能会成为家里最棘手的问题。每次有人给我倾诉孩子的问题时,我都会明确告诉他们,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位妈妈,那才是真的无条件接纳。
1
蒋娅琴,80后妈妈。一年多前,女儿上一年级。孩子挑食,总不认真吃饭,蒋娅琴就想着“变个花样”,一来能均衡营养,二来能激发食欲。
最开始,她在网上找一些照片,照葫芦画瓢。“第一次做,女儿醒来后很吃惊,都有点舍不得吃。”女儿临睡前给她说,妈妈,我还想吃那个“漂亮的早饭”。她开始有了动力,提前一天就构思第二天的创意,比如童话故事、卡通形象等等,然后准备好食材。
吃早餐,成了女儿每天最期待的事。很快,蒋娅琴发现,仅有童话故事太单调,她构思着在早餐中加进去古诗词、国画、书法等元素。一碗稀饭上,放一个鸭子状的煎鸡蛋,再用胡萝卜装饰成鸭嘴巴,用淡绿色的黄瓜装饰成粼粼的水波,还有黄瓜皮装扮成“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样子。这碗稀饭不光营养丰富,还挺养眼。
蒋娅琴告诉女儿,这份早餐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女儿很快吃完,顺带记住了诗句。有一次早餐主题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用山药和黄瓜,勾勒出黄鹤楼的轮廓,再用巧克力酱画几只大雁,用西蓝花和胡萝卜做成莲花、荷叶。
2
这样一位80后妈妈,在遇到孩子挑食没有抱怨,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求医生帮助上,而是亲自下厨,用一位普通母亲的浓浓爱意,将各种食材制作出诗句的意境,让8岁半的女儿喜欢上吃早餐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诗情画意。
也许有人很多妈妈说,我没有那么的智慧和贤惠,不能将食材做的那样栩栩如生,那我们怎么办?
3
一、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体验做饭的乐趣。大多数家长通常不喜欢小朋友在厨房里愈帮愈忙,但是,若偶尔让孩子参与采买、烹调的过程,不仅可以享受亲子一起做菜的乐趣,也会让孩子乐于品尝自己努力的成果。如:请小朋友帮忙洗洗菜、拣菜、递调味罐:或是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意,把食物摆饰成他自己所喜欢的形状。参与的过程可以给孩子很大的成就感,不单他自己吃得开心,还会督促他人品尝自己的杰作呢!
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饮食习惯影响孩子。子女的饮食习惯,在耳濡目染下很容易深受父母亲的影响,所以大人最好不要在小孩面前批评食物的喜恶、好坏,而应该广泛地提供孩子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像我婆婆在她孙子面前一直说,鱼有刺,不能吃。那可能是小时候,她怕孩子吃鱼被刺伤。但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每次在吃鱼时还会说这样一句,孩子就不怎么吃鱼。
三、创造愉快的进餐气氛。有时候小朋友的挑食,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爱,所以不妨多陪孩子一起营造一个吃饭的好气氛,使孩子对吃饭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
所以,无条件接纳孩子不是我们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行动起来。